图书标签: 梁漱溟 文化 历史 中国 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哲学 人文
发表于2024-07-24
中国文化要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百年唯一见的知识分子楷模
纪念梁漱溟先生辞世三十载
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伦理本位,职业分途
中国文化之特殊性与自信力,根源何在?
探寻中国问题经典论著,七十年常销不衰
-----------------
《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
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
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
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
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
-----------------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唯书、唯经、唯典?为此舞文弄笔的人也不少,却常常不敢寻根问底,不敢无拘无東地敞开思想,进行独立思考。梁漱溟先生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
——费孝通
梁漱溟所说的“中国文化”实有二义: 一是指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整体, 其核心为儒家文化; 一是指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路向。在后者的意义上, “中国文化”并没有中国性, 而是代表一种注重协调、平等、人性的文化路向与文化精神,它是可普遍化的。
——陈来
《中国文化要义》此间流传不多,但有心之士皆争传阅。先生之闳识孤怀,人皆能不以世俗之政治眼光相看,且此等特和气平心流露行间,人读之当更易通彼我之情。
——唐君毅
梁氏为一肯用心并力行其所信之人。民国以来,肯对国家根本问题用心,从而提出其主张如梁漱溟者,实在不多。
——胡秋原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将近读了一个月。梁老先生掰开了揉碎了讲得很明白,尽管不无穿凿之嫌,但逻辑比较严密,非常有见地。无论是小的细节特点还是大的发展历程,梁先生都对一般规律提出一定程度的质疑。以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为例,他认为若无西方冲击,中国只能逡巡在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对演成非封建社会的原因,他认为多个因素本身就在相互影响促进,不分先后,不分主次,这样的论法就导致了模糊和调和。文章中处处可见文人的气节。结论章难以抑制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总之,读后真真是受益匪浅。
评分这是一本用全局而深入、历史而发展的眼光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文化、社会等进行剖析的书。读这本书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所以我思考得不深。中国似乎是所有现象和规律失效的国度,它能解释很多规律事物到中国变味。我的感悟:1、中国人做事只有应不应该;2、中国不适合广泛的全民式的民主,仅适合少数民主和决策式的;3、中国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不以种族之分或宗教而成国,而以文化,中国是一种超越国家概念的大文化区形态,是一种天下国;4、中国没有统一宗教,但并不是没有信仰。宗教的功能被伦理所代替,同时通过各个家庭的伦理组而成社会;5、建国之基础以道德礼教伦常,不以法律;立法之根据以道德礼教伦常,不以权利,而以义务;6、几乎不存在阶级;7、中国同化融合能力超强的原因。周孔教化原来对中国这么重要。希望随着理解深入有更多感悟
评分太强了吧呜呜呜,中间几章每翻几页就要停下来,打几个滚以抒发内心激动,恢复平静后才能继续看。
评分梁先生说,旧中国不是封建国家,而是处于封建与资本之间的,永远过渡不了的状态。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伦理本位职业分途”八个字。这就导致一切外国的治国之道,到了中国通通失效。全书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就是为了证明这八个字的意义,并由此找到克服民族缺陷的方法。梁先生态度中立不偏颇,陈述清晰不虚浮,全书时时刻刻表露出客观分析、乐观期待的文化人姿态。这本书深入解答了我对中国文化的一些疑惑,更让我体会到,如今中国人所缺失的,那属于文化的一层。
评分读了一年,年末了,一定要读完。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文化早熟,不是封建,没有阶级,理性启发,身体不足,心力过盛。中国不是一个国家,是超国家,是一种文明。我国自有一套话语体系,现在学界往往把西方的话语体系生搬硬套过来,我们太缺少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师了,像梁老这种可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人简直是crown jewel.
我愿意用这个标题总结梁先生对中国人生活精神的全部分析。 这句话是梁先生书里面的,越咂摸越有味道。 从文化上疗救我们这个民族,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梁先生戮力乡村建设的年代,不适合,解放后三十年那个强敌环嗣只争朝夕的年代,不适合;现在呢? 像梁先生这样大开大合...
评分梁先生确实是一个新起点,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新起点。 其一、揭开了中国文化活力之根源,并回应西方; 其二、身体力行乡村建设,立乱世而不移志。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回归孔孟,安置心灵; 2、从孔孟之精神出发看现代社会中的新伦理,形成新共识; 2、从族群整体竞争...
评分中西的三大差异导致双方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且至今貌合神离. 1> 中国的伦理社会和西方的宗教社会 2> 中国的以家治国, 和西方的重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 淡化家庭的观念 3> 西方长期的封建制的小社会和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的官僚体制 这三大差异是形成西方重视自由,权利,私有...
评分中国文化要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