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科幻 阿瑟·剋拉剋 科幻小說 阿瑟剋拉剋 小說 經典 外國文學 英國
发表于2024-06-23
遙遠的地球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百萬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譜寫著新生的贊歌。
--------------------------------
公元3620年,地球迎來瞭末日,但人類仍未滅絕。
人類通過兩種太空移民方式,使種族得以延續:
一種是用播種船將基因運送到外星,再在外星直接培養齣本土人類。 這種移民的曆史短暫,卻漸漸形成瞭獨有的文化體係。
而另一種,則是將最後一代地球人人體冷凍,用飛船送往外星。這種移民親眼目睹瞭地球的毀滅,充滿瞭沉重的使命感。
這一天,在遙遠的薩拉薩星,截然不同卻又無比相似的他們終於相遇瞭……
--------------------------------
◆《遙遠的地球之歌》作者阿瑟•剋拉剋是“20世紀科幻三巨頭”,和阿西莫夫、海因萊因齊名。
◆阿瑟•剋拉剋是美國科學與幻想作傢協會“大師奬”終身成就奬得主。
◆剋拉剋被譽為“太空預言傢”,成功預言瞭互聯網、搜索引擎、人類登月、地球通信衛星……
◆剋拉剋預言的太陽帆、太空電梯、人體冷凍、大腦記憶備份等科技正在變為現實。
◆剋拉剋書迷無數,從劉慈欣、特德•薑等科幻大師,到NASA宇航員、工程師等科技精英都是他的崇拜者。
◆剋拉剋本人曾說過,《遙遠的地球之歌》是他尤為喜歡的作品。
◆在《遙遠的地球之歌》中,剋拉剋精準預言瞭星際移民與星際航行的一切細節。
◆百萬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譜寫著新生的贊歌。
--------------------------------
◆阿瑟•剋拉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讓我走上瞭成為科幻作傢的道路。
——雨果奬、星雲奬得主,特德•薑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對阿瑟•剋拉剋拙劣的模仿。
——《三體》作者,劉慈欣
◆剋拉剋不僅受到科幻愛好者的敬重,同樣也受到科學傢們的愛戴,他幾乎包攬瞭如今每一項適閤他的奬項。
——科幻巨匠,艾薩剋•阿西莫夫
◆剋拉剋用他簡潔、動人的一貫風格,描摹瞭人類對外星的渴望,令人警醒卻並不絕望。高度推薦。
——《圖書館雜誌》
◆阿瑟•剋拉剋創造瞭他自己龐大而充滿未來主義的宇宙。
——《星期天泰晤士報》
◆阿瑟•剋拉剋是太空時代的預言傢。
——《泰晤士報》
◆在阿瑟•剋拉剋誕辰100周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幻小說帝王。剋拉剋是一位能夠提升你想象力的作傢。
——《衛報》
阿瑟•剋拉剋
(Arthur C. Clarke, 1917-2008)
英國科幻作傢,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王,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一起並稱為“20世紀科幻三巨頭”。他一生創作瞭100多部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作品總銷量突破1億冊,並多次獲得雨果奬、星雲奬、軌跡奬等科 幻至高奬項。1986年,剋拉剋獲得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傢協會終身成就奬——大師奬。
剋拉剋曾在英國皇傢空軍服役,擔任雷達技師,退役後獲得瞭數學和物理學的學士學位。同時,他也被稱為偉大的太空預言傢,他針對太空技術作齣的許多預測都成為瞭現實,他曾經預言過人體冷大腦記憶備份、地球通訊衛星、地震預防預測等尖端科技,地球靜止軌道正是因為他而被命名為“剋拉剋軌道”。
剋拉剋的絕大多數作品屬於“硬科幻”,以翔實精準的科技描述著稱,並運用哲學的思考方式,探究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類與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極限。《遙遠的地球之歌》是剋拉剋本人尤為喜歡的作品,在小說中,他對星際航行、星際殖民以及宇航科技作瞭精準的預測。
剋拉剋寫感情永遠是硬傷,在這本書裏假托薩拉薩星沒有“嫉妒”和“忠誠”的設定,勉強掩蓋瞭這樣的硬傷,但讀起來仍然有一種隔離感。情節上緩慢零散,沒有明顯的戲劇衝突,整體感覺是在平穩地敘說,不同章節是不同人物的視角。人物的塑造也不是很立體,屬於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的類型。優點是一些偶然冒齣的議論和預言很發人深省,但也不可盡信,因為帶有的作者本人的傾嚮性很明顯。此外不少章節用很多筆墨從聽覺的角度來渲染氣氛,算是這本書的一個亮點。
評分很難用語描述剋拉剋的偉大,所有宏大的命題在他的筆下從來不曾空洞乏味,每一句話都同時蘊涵著人類珍貴的情感和宇宙雄渾的迴響。這本書其實沒有太多的情節衝突,卻每次隻靠簡單的情節製造瞭無窮的迴味。ps:剋拉剋喜歡與世無爭的佛教,這本書裏特彆黑瞭一下其他宗教,果然人去掉瞭宗教這個毒瘤社會安定多瞭。還有嫉妒和忠誠全部丟掉實現瞭人與人之間疏離卻更友善的關係,這就是我夢想的未來世界啊!鏈接麥哲倫號和地麵的蜘蛛絲那段的描寫齣神入化。剋拉剋的語言簡直是音樂或者藝術。機械伊甸園,宇宙之海拍擊星球,永不存在永不滅亡的亞特蘭蒂斯,還有他無夢的沉眠將會貫穿自己孩子的一生。這些都是什麼神仙句子啊啊啊啊!
評分整本書溫柔至極,沒有大的衝突鬥爭,拋開科幻背景,像一篇迴憶性質的散文。 “悲傷的生物學意義是什麼呢?” “你覺得銀河會在乎它的主人是誰嗎?” “終有一天,痛苦將會遠去,唯有記憶長存” 相比而言,大劉的文字功底有待提高
評分應該算軟科幻吧,時間框架和大事件都一筆帶過,每次涉及硬核內容就點到即止,卻花很多筆墨寫感情糾葛,然而讀完也沒怎麼受到感染。
評分浪漫而孤獨的剋拉剋,即使筆下的人物難得自豪地說齣瞭“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銀河的主人”的雄心壯誌,依舊要輕聲卻篤定地反問自己一句——“你覺得銀河會在意誰是它的主人嗎?”
三大科幻小说巨匠中最喜欢的作品。。 高中的时候曾经超级喜欢阿西莫夫的宏达叙事,星球一般大的巨舰,跨越千年的叙事,银河一样庞大的帝国。最早是逃体育课在学校的小书店里看完了基地,接着又一个暑假看完了银河帝国系列得所有,前传三部曲,机器人三部曲。庞大的叙事背后大抵...
評分库布里克的不朽之作《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作者。这本书成为《2010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1982年)的蓝本。 p1 什克罗夫斯基和萨根在1966年出版的《宇宙中的智慧生命》。 p31 星际旅行的困难上,减速和加速同样困难。 p39 量子涨落(不确定性原理允许在全空无一物的空...
評分科幻小说能展三观,真假虚实之间让人又绝望又对生命产生莫大的敬畏之感。放在时间长河里,地球和地球文明可谓弹指间灰飞烟灭,看着人们如此急迫的想要留下存在过的痕迹,又觉得人类自大又可悲。 《地球遥远之歌》讲述了地球毁灭之前人类已经成功地向四处“撒种”,末日...
評分1519年8月10日,葡萄牙人斐迪南·麦哲伦乘坐旗舰特里尼达号从西班牙开始他的环球航行时,他的目的很明确,但到底能够发现什么,他的心里未必就能够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尽管这一次环球航行最后事实上是取得了圆满成功,但麦哲伦没有机会看到这个结果——他在菲律宾时死于部...
評分2015年1月29日读完,共21.1万字。 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把读客出版的“地球末日”三部曲看完了(这个三部曲的概念是出版社自己定义的)。于是,这一个半月便沉浸在地球如何毁灭以及人类如何走向宇宙的幻想之中。这三部曲每一部都堪称经典,让人手不释...
遙遠的地球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