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纪德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安德烈·纪德 法国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发表于2024-06-14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主要的关注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他通过解读陀氏的书信和小说文本,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主要特点。
安德烈•纪德 André Gide (1869—1951)
法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巴黎。1891年出版《安德烈•瓦尔特手记》,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一生创作小说、戏剧、游记、诗歌、日记、信函等各类体裁的作品多种,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浪子回家集》,散文《地粮》《刚果之行》《如果种子不死》等。1947年,他凭《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抱着寻求陀翁小说新的切入点来读,结果发现最大的收获竟然来自于书信集。纪德说明了陀翁能够巧妙借助小说人物谈论观点,但以自己的名义说话时,文理却那么混乱。因此不能简单地去总结陀翁的思想。在六次讲座中,也可以从纪德谈到的谦卑、智力、福音书和牺牲来切入。“凡想保全生命的,必丢失,凡奉献生命的,必真正救活生命”,从来没有人提及这句话对陀翁的重要性。
评分纪德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神结构。《圣经:新约:路加福音》写道:“凡想保全生命的,必丢失,凡奉献生命的(出于对自我的爱),必真正救活性命。” 放弃高傲的谦卑更令人获得尊敬,而敢于挑战法律、反叛权威的人必定是非凡人,这种非凡不同于尼采的 “超人”,他必定约束在大众权力中,大众服从个人化为一股超越的力量。如此以来,个人在民族中超越,民族在超越中实现个人自由。
评分以书信为切入点来解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新颖,“全部作品中没有一个伟人”“一种情感经常让位于或几乎让位于另一种相反的情感”“从不强求我们的观点向他靠拢。他寻求阐明这些观点,使某些暗藏的真理明朗化,因为这些真理使他着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绝大多数人物,常常在不知什么时候,会以一种异乎寻常的、不合时宜的方式强烈地要求去忏悔,去恳求他人饶恕,哪怕人家有时甚至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纪德文字没有茨威格那么强的感染力,也不像加缪一样哲学化,胜在多次真实的阅读体验,坦言多次读陀氏作品感受都不尽相同,真正的伟大是自由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从来没有过矫揉造作,也没有过装腔作势,他从来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超人。
评分抽丝剥茧的能力太厉害。
评分抱着寻求陀翁小说新的切入点来读,结果发现最大的收获竟然来自于书信集。纪德说明了陀翁能够巧妙借助小说人物谈论观点,但以自己的名义说话时,文理却那么混乱。因此不能简单地去总结陀翁的思想。在六次讲座中,也可以从纪德谈到的谦卑、智力、福音书和牺牲来切入。“凡想保全生命的,必丢失,凡奉献生命的,必真正救活生命”,从来没有人提及这句话对陀翁的重要性。
2008年9月20日凌晨读完这本书。记录如下:“这样的书,往往置身于整个人类的整个世界中。看到位于核心区的两颗伟大的心灵的会晤以及灵魂的碰撞。所见所感是一片‘光明’。”……近来深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纪德的眼里,看到另一个被深层次剖析的努力恢复完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评分 评分 评分读这本书到一半的时候...... 我记录了很多很激动的读书笔记,有关于我对陀的,也有有关于我对世界的、世界观的、反正就是零零碎碎不成体统的一些看法。 然而正是因为它不成体统,我那时才想要反反复复地重复它。 一种来自陀氏的思想在过去一年冲击了我,生硬的折断了我脑海里的...
评分2008年9月20日凌晨读完这本书。记录如下:“这样的书,往往置身于整个人类的整个世界中。看到位于核心区的两颗伟大的心灵的会晤以及灵魂的碰撞。所见所感是一片‘光明’。”……近来深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纪德的眼里,看到另一个被深层次剖析的努力恢复完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