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台湾 社会 纪实 历史 廖信忠 随笔 乡愁 故事好
发表于2024-06-18
我们台湾这些年(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自1977年以后的30多年间究竞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那30年间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间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那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关于廖信忠——
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
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
1993年,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
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
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2009年以来,继续为两岸间的互相理解做工作。
轻松幽默,通俗流畅,值得一翻。——封面设计竟给人一种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感觉……网易蜗牛用时340分。
评分先看第一部,再看第二部,一些重要的事件和节点会被反复提到,记性不好的我一点不觉得啰嗦,加深印象,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考。
评分轻松幽默,通俗流畅,值得一翻。——封面设计竟给人一种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感觉……网易蜗牛用时340分。
评分个人认为Ⅱ比Ⅰ要好,Ⅰ是时间顺序展开的个人回忆录,Ⅱ则是进行了更多的梳理,谈了六个方面。其中关于蒋在时的文化教育实在荒唐到令人咋舌,而第三章“族群”给我印象最深,没想到台湾的人口构成这么复杂,闽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高山族),由陆来台的“眷村”住民……相互之间的冲突协调融合引人深思,尤其是“老芋仔”们的遭遇太让人心酸了。看看这本书,对了解台湾很有裨益,至少我开了不少眼界。
评分很好读,到底是同根同源,好多荒谬的事情,理解接受起来毫无障碍,不过内容还是偏少了点
从小我都对台湾充满着好奇,除却历史课本里的介绍,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小学时,家族完善修葺族谱,出资人是家族里的在台湾的族人,49年跟着国民党到了台湾,两岸互通后,就回来寻根问祖,族谱修好后,所有男性后人均有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二是初中时期,...
评分在《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封面上,写着这样的宣传语:“讲述30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之于我这样的读者,大抵小八卦的吸引力比大事件更为迷人。尽管开放了旅游,但源于一些历史原因与宣传,宝岛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况。与此同时,台湾的文学曲艺又格外发...
评分《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本类似于编年体的书,从作者诞生的1977年开始,一年一年的写下去,一直写到2009年。记录了30多年来台湾的沧桑巨变,当时却是有轰动,我记得我当时是买过这本书的,但是还没有读完就不知道被谁借走,下落不明,所以很多内容记得都不真切了。 转眼5年过去...
评分关于旅游我有一点想法,那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你得花大把的时间呆在那里,走马观花是不成的。说起来我就很羡慕我的一个同学,他读博士的时候获得了一次交流机会,去台湾一年,这个时间跨度,我想是了解台湾,甚至只是了解台北的一个起码的底线了。那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生...
评分说起台湾,最早还得从语文书中的一首小诗开始知道台湾这个特殊的地区,那就是为人熟知的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正如诗中描写的那样: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就是我对台湾最初的印象。...
我们台湾这些年(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