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建筑 建筑史 伊东忠太 游记 中国 日本 文化 艺术
发表于2024-07-27
中国纪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纪行》一书是日本建筑学巨人伊东忠太进行建筑考察旅行后出版的《见行学纪》中的中国部分。作者通过观察、描绘,记录了作者在中国考察时的各种所见所闻。
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法、考察实测法和文字考证法,按照不同地域,对中国建筑、水文地貌,以及人文风貌都进行了深度考察和研究。书中有大量作者实地拍摄或手绘的建筑及构件图片共计百余幅,涵盖了地图、建筑临摹、风景草绘、实物素描等。这些手绘图细致入微,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多数建筑已经损毁于战乱及自然灾难之中,很多建筑现今已不复存在,书中所引用的多数文献内容也已经难以再现。这些珍贵的资料,对了解和研究我国建筑的历史、美术和工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能够保存至今,是难得的中国建筑文物的记录。
★伊东忠太(1867—1954),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帝国大学工科大学卒业。工学博士、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伊东一生致力于日本传统建筑以及亚洲建筑的研究,其著作包括《日本建筑研究》《东洋建筑研究》《见学纪行》等。
*********************************************************************************************
★译者简介
薛亚明,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
王铁钧,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
伊东忠太是最早来华实地考察的日本建筑学家,本书涵盖了其先后六次中国考古中的四次,分别是1901年的京畿与山西、1902年起长达三年的十余省游历、1907年江南诸省以及1920年的山东,其中除后两次极简略和概述外,以第二次所记最为详实,先出京自中原穿陕入蜀,随后走水路经三峡入鄂湘,再改陆路入云贵。虽然大部分所记为古建筑式样,并配以手绘图样,门外汉读不出太多门道,但作者文字古朴恭谦,叙述简明扼要,且对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均有涉猎,所以读起来很有代入感,与这些年曾经实地观光过的城市与古迹对照来看,都是时间的味道,历史的气息。
评分流水账
评分1902年,三年走遍大半个中国,条件虽然恶劣,文字中却时时流露大好河山的赞叹。 绪言中的旅行常识很有意思,彼时交流的最佳方法是笔谈。正文旅行笔记部分也颇可一窥清末中国的风貌。 不足之处是照片太少,无法领略古建原貌。另外大同华严寺、应县木塔等提前发表的文章略过不记,相当于最精华部分本书中看不到。
评分以为日本建筑师,在中国行走记录的一些清末的人文风貌历史片段,亦可看出日本人对中国的企图可能从很早就开始了。
评分中国现在还不如那时候
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半坡人”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到“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到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众多古建筑,值得一书的有很多,但在历史上特别是1840年以来,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古建筑应该如何妥善保护、如何利用,却是一个没能解决好的问题。以今天的...
评分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半坡人”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到“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到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众多古建筑,值得一书的有很多,但在历史上特别是1840年以来,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古建筑应该如何妥善保护、如何利用,却是一个没能解决好的问题。以今天的...
评分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半坡人”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到“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到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众多古建筑,值得一书的有很多,但在历史上特别是1840年以来,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古建筑应该如何妥善保护、如何利用,却是一个没能解决好的问题。以今天的...
评分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半坡人”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到“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到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众多古建筑,值得一书的有很多,但在历史上特别是1840年以来,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古建筑应该如何妥善保护、如何利用,却是一个没能解决好的问题。以今天的...
评分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半坡人”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到“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到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众多古建筑,值得一书的有很多,但在历史上特别是1840年以来,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古建筑应该如何妥善保护、如何利用,却是一个没能解决好的问题。以今天的...
中国纪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