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梵高 艺术 书信 绘画 画册 绘本 未读艺术家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发表于2025-02-20
梵高手稿(典藏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新修订、装帧升级、纪念珍藏】
梵高一生中写过很多信,大多数都是寄给弟弟提奥的,也有不少是写给家人和其他艺术家的。梵高一生中也画了很多画,而基本上每一幅都被他在信中用如诗般优美的语言细细描述过。
在这本全新翻译的梵高书信集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安娜·苏,从近千封书信中精心挑选了150多封,撷取了梵高在其中描写这些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的片段,以及他对艺术、艺术家、文学、宗教、景观等众多话题的独特见解,配以信中提到的画作以及书信原稿作为参照,向所有热爱梵高的人展示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梵高。
在这本书里,梵高没有被生活琐事所侵扰,没有精神的痛苦与压力。在这里,梵高只属于绘画,属于艺术,属于那片金黄的麦田与飞过群鸦的天空。
【作者介绍】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印象画派巨匠。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布拉邦特。一生屡遭挫折,备尝艰辛。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美丽的瓦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年仅37岁。
【编者介绍】
H. 安娜•苏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艺术和考古学的硕士学位。她曾参与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哈佛大学等许多艺术项目,目前生活在纽约,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工作。
不同以往,这部书从末页启封。毕竟,他的传奇,早已熟稔于心。 所以选择以倒带的方式,重新剪辑。 他的画,从绚烂归于简致,他的色,从斑斓化为单一。 他的话,从平淡变为深邃,他的念,从绝望滑向憧憬。 巧合地配上蒙特威尔第的歌剧,返璞归真,恰如重温《返老还童》一般。 这年头,说喜欢梵高远不如说喜欢席勒啊,伦勃朗啊,莫迪里阿尼啊等等等等来的装x。 但真的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有一首歌来挽悼,有很多电影来回忆。 老子就是喜欢梵高,连手机屏保都是。
评分这个心情不好的夜晚,读着他深刻而敏感的信件,觉得有力量了许多。其实从其实第一封信开始我就想哭,有种跨越时空般的对梵高内心爱与执着的相通。翻译太好了!我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人在与亲友通信时那种私密与温柔的味道,完全“不隔”,感谢遇见这本书????????
评分在不知是否布满繁星的夜读完这本,诸多印刷精美的手稿和原画,佐以作者信中精准细腻的描写,带来非常美好的阅读体验,对艺术家成长心路历程的感知甚至胜过一次博物馆实地游览,当然这是没有痛苦和压力的一个版本,也许不那么真实,但其实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时刻,阳光轻抚麦田,星光温暖黑夜
评分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今天终于带着怅惘的心情翻过了最后一页。看着那封还未来得及寄给提奥的信,还有那幅最后的麦田里的群鸦,想象着他的痛苦和绝望。他把自己比喻成飞向黑暗的乌鸦,但是,他永远都是火一样燃烧的向日葵,黑夜里流光溢彩的繁星。
评分不同以往,这部书从末页启封。毕竟,他的传奇,早已熟稔于心。 所以选择以倒带的方式,重新剪辑。 他的画,从绚烂归于简致,他的色,从斑斓化为单一。 他的话,从平淡变为深邃,他的念,从绝望滑向憧憬。 巧合地配上蒙特威尔第的歌剧,返璞归真,恰如重温《返老还童》一般。 这年头,说喜欢梵高远不如说喜欢席勒啊,伦勃朗啊,莫迪里阿尼啊等等等等来的装x。 但真的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有一首歌来挽悼,有很多电影来回忆。 老子就是喜欢梵高,连手机屏保都是。
终于用零散的时间把这本《梵高手稿》读完了,与梵高结缘是因为新房装饰的时候,买了几幅梵高的复制油画,一副是《船》、一副是《鸢尾花》、还有一副是《河畔的星空》,这里面我最喜欢船这副画,画面的色彩很好,很纯粹,看到这幅画放佛也置身于某个不知名的小港口,连接着大海...
评分梵高不疯。他只是痴。就像他说的。我只是一个热爱工作热爱绘画热爱人类的人啊。他对弟弟的依赖性让人吃惊。几乎日记一般的汇报自己的进步,大多数是绘画上的,也包括很多生活细节,想想是不是梵高太孤独太孤僻,无人倾诉,只能流露于纸笔。其实很好奇如此高密度的写信,弟弟是...
评分1.何为真正的艺术家:梵高和干将、莫邪 贡布里希在《论艺术和艺术家》中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好吧,艺术家也分很多种。国内丰子恺、蒋勋这些艺术家均试图去诠释梵高,但无法抓住他的神韵,在他们笔下,无一例外地,梵高的形象都是温吞、符号化的。...
评分 评分神秘博士S05E10里,梵高来到现在,在奥赛博物馆的梵高陈列室,亲眼看到人们欣赏他的作品,听到人们对他的认可,眼含热泪。其中评论家说了这么一段话: “梵高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画家。他对色彩的运用最让人惊叹。他把饱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转化成醉人的美丽。痛苦不难刻画,但是...
梵高手稿(典藏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