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播学 社会学 新闻传播学 舆论 沃尔特·李普曼 新闻传播 社会学-新闻传播 社会
发表于2024-06-15
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公共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共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共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该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政论家、新闻记者、专栏作家,曾于1958年和1962年两度荣获普利策奖。
译者常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寒,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清晰,深刻,逻辑紧凑,连笔记都不能摘成碎语。拟态环境。纸版收藏。。""判若霄壤",用的次数多。
评分也是一本被严重误解的书。各章的开头: 1.2.3.5.战争 4.读报纸 6.战争 7.奴隶制 8.敌人 9.成功 10.战争 11.图像 12.故事 13.战争 14.象征符号 15.领袖 16.民主 17.内战 18.强制 19.内斗 20.特权阶层 21.真理 22.报纸 23.记者 24.真相 25.冷酷事实 26.民主和情报 27.诉诸公众 28.诉诸理性。确实是经典之作。
评分好读也难读。难读是因为这本不是舆论的教材或是入门书,而是李普曼关于舆论的沉思,涉及到心理学、哲学、政治学,新闻传播的内容反而不多,而且我认为关于报纸、宣传、公意等内容的论述,核心还是围绕美国的民主制度展开的,换言之,这本书是将“主观印象—外部环境—对环境的反应”作为舆论的基础,而舆论又影响着政治的哲学性质。因此,他在书中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疑惑及思考。但这本书也好读,因为它好不枯燥,书写成的年代,现代学术体系的刻板无聊枯燥还没有形成,因此这本书乍读不易抓住逻辑层次,还会被内容的丰富有趣吸引陷进去,但只要耐心阅读,就会慢慢理清作者的线索。
评分主要是揭露了经过有意包装后的新闻、知识等文化被人们由于想象的夸大和偏见而顺理成章接受后带去了思想上的不良影响。可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不也是在滥用一些像是“拟态环境”这样用“理想中的样子”就可以代替并且可以让内容更清晰易读的词,反而刻意用具有学术性的专业词语有意包装这本书吗?另外关于“刻板印象”和民意之类的也只是社会心理学换一个表达方式,比如所说的刻板印象其实就是先入为主的心理现象。但也可以理解,毕竟作者就是做传媒的,假如一件事是按照最初的形态就被传播出去,自己一定受不了这种不经过美化的、赤裸又粗俗的东西吧。 作为普及读物,这种方式实在是普及不了。
评分开山之作,新闻传播学的大量著作不过是此书的注脚。迄今为止的最佳译本,有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复旦大学黄旦、武汉大学单波等名教授背书。多了注释,配了插图,经典也易读。
李普曼写就《公共舆论》,目的是探讨民主的实现形式。“舆论”既是他书的主角,也是媒介,借由对“舆论”的经验分析,他提出拟态环境和成见的假说,借以表明用舆论实现民主是不可行的。但是,为什么李普曼会想到舆论对于民主实现所产生影响的问题? 整本书对于舆论和民主关系...
评分http://xroads.virginia.edu/~Hyper/Lippman/contents.html 中文翻譯太爛,沒辦法看啊。
评分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部小店员,不论你在决定关乎世界格局的大事还是仅仅在选择晚餐需要用到的材料,...
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