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心理學 哲學 阿蘭·德波頓 社會學 心理 英國 阿蘭德波頓 外國文學
发表于2025-04-12
身份的焦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在他人眼裏,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著對自身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可有誰曾真正審視過這種身份的焦慮呢?睿智的德波頓做到瞭,他首次引領我們直麵這一人心深處的焦慮“情結”。德波頓援引藝術傢、思想傢及作傢的觀點與作品,抽絲剝繭般地剖析身份焦慮的根源,並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這種焦慮的途徑。一枝生花妙筆,伴以廣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視角,澄清種種心性的睏惑和社會的壁障,讓你不經意間峰迴路轉,解開心結,感悟人生更加豐盈適意的含義。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無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裏的小旅行》(2009)、《寫給無神論者》(2012)、《新聞的騷動》(2015)、《愛的進化論》(2017)。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三十幾種文字。
看序就很有好感,喜歡作者的敘述方式。焦慮來自於欲望或者期望與現實的差距。“任何時候,不管我們占用的財務多麼豐富,隻要我們還在追求某種我們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我們就談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們總是滿足於我們現時的擁有,不管我們實際占用的東西多麼匱乏,我們是富有的”。自己的體悟:掌控欲有時候源於一個人對於自己生活的無力感,因為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依賴於他人,就對希望他人永遠保持對自己的關注以及永遠能照顧自己的需求。
評分【蝸牛閱讀】
評分【蝸牛閱讀】
評分發現瞭顯而易見的真理。
評分看序就很有好感,喜歡作者的敘述方式。焦慮來自於欲望或者期望與現實的差距。“任何時候,不管我們占用的財務多麼豐富,隻要我們還在追求某種我們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我們就談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們總是滿足於我們現時的擁有,不管我們實際占用的東西多麼匱乏,我們是富有的”。自己的體悟:掌控欲有時候源於一個人對於自己生活的無力感,因為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依賴於他人,就對希望他人永遠保持對自己的關注以及永遠能照顧自己的需求。
之前就很喜欢阿兰.德伯顿的。由喜《旅行的艺术》。 也是看到对《身份》这本的评价不错,就买来读,在卓越上买到, 觉得很值得,单从性价比上。 觉得他的书,碰到了很好的译者,所以翻译的好必是我喜欢这书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 之前读《旅行》时,就对里面提到的《在房间里旅...
評分孙仲旭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这个名字,总是和“才子”联系在一起,没读他的书可能人觉得不以为然,然后一读之下,必然会体会到“才子”一词所言不虚。读德波顿的书很有阅读快感,他的文笔天马行空,旁征博引,而且往往一语中的、新见迭出,而且借助图表、插图等,让书整体上...
評分焦虑起因: 1)可就身份; 2)势力倾向; 3)过度渴望; 4)精英崇拜; 5)制约因素; 实质是对爱的渴望。 解决方法: 1)哲学(理性循世); 2)艺术(绘画尊重); 3)政治(身份理想); 4)宗教(众生皆苦...
評分译文的德波顿系列一直打的是才子牌。拿之于普鲁斯特、蒙田、王尔德相比,广告词更不忘捎带上张爱玲的佳句。我也一直深信不疑,沉浸在第一次他拿概率来解释与前女友相遇之不易所带来的shake里,直到最近入手的两本新作《身份的焦虑》和《幸福的建筑》。 身份一词,对于我而言颇...
評分人本质上是空虚的,没有外界的激励人便会失去其灵魂的重量,外在表现为对身份的焦虑,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欲壑难平的煎熬等等。人相当于一个容器,自古以来人就深知这一点,因而开始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对身份的渴慕,对权力的崇拜,对知识(不是智慧)...
身份的焦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