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易中天 文化 中国 社会 人文社科 随笔 文史随笔 历史
发表于2024-06-14
闲话中国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人如此重视年夜饭,它有什么特别含义?
奇装异服究竟是展现个性,还是大逆不道?
都说死要面子活受罪,真的不要面子可以吗?
大家都喜欢人情味,却讨厌人情交易,这是为什么?
怕死、讲吉利的中国人,为何偏偏对棺材“情有独钟”?
性欲强烈且精于此道的人,不是流氓就是娼妓 ?
《闲话中国人》从饮食、穿衣、单位、人情等极其普遍的生活现象中,揭示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秘密,于无声处听惊雷。
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32卷“中华史”。
主要作品:
《易中天中华史》
《品三国》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全6册):《闲话中国人》《品人录》《大话方言》《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国人的智慧 》
《帝国的惆怅》
《帝国的终结》
《费城风云》
《先秦诸子》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这本书最后看的很快,9月的第二个周一个周没有时间看,然后第三个周集中一个下午看完了,总体感觉来说,真的是发现易中天教授把中国的这些历史性的东西挖掘的真是太深刻了,真的称得上是有趣味的咬文嚼字,如果说这本书再继续细细研究,肯定还有好多好多的地方可以寻味,但现在第一遍看就是看一个结构性的东西,书中提到了9种跟中国人有关系的各种历史因素,从这9个方面作为起点,讲述了很多,很有深度,而且颇有玩味的意思。先把这个系列剩下的几本也读了,然后再细细来品味吧。
评分作者自言「闲话学术著作」,不过闲话多了些,学术少了些。
评分很有趣的文字,对中国的一些市井文化还是很到位的!
评分不得不说中国确实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即使我作为中国人这么久,还是无法说完全了解中国,每当你认为很明白中国时,总会有更多的事情让你明白,你还远远的了解它呢,这个充满古色古香的国家。
评分从饮食、穿衣、单位、人情等极其普遍的生活现象中,揭示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秘密,于无声处听惊雷。
今天晚上刚刚读完,可惜我读的这版在豆瓣上找不到条目。我读的版本不是这一种,不过第一次见易中天的这套书是十几年前的一个暑假,当时读这套书中的一本,发现别字连篇,就没兴趣读下去了。很偶然看到这一套书,就买下了。 最近发现我自己成长的这段时间在文学、电影、电视剧以...
评分本书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人的集体性格特点。这个特点就是群体意识。 比如说,中国人饮食讲究共食,共食就是聚餐。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才像是过节,朋友聚会、生意洽谈也基本都在饭桌上进行。共食是血亲之间的纽带,而不是亲人却在一起吃饭,大家便仿佛拥有了共同...
评分此书乃易中天1995年写就,后经两次修改(1999年和2002年)重版。虽然系九十年代所写,但书中素材的积累要追溯到八十年代他做美学研究的时候。多年来的素材积累,成书多本,如本系列的《品人录》《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九十年代易中天尚未如今有名,以前的书写法与今...
评分易先生从人文角度对于中国社会组织的特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其中一句中国人是由圈子组成的,无非是小圈子组成大圈子,圈圈相套形成中国这个国家,颇为经典! 而一句中国人只有圈子的概念,没有国家的概念更是批判的深入骨髓,让人神伤却又禁不住说这是一语中的。 这圈圈相套正...
评分易中天的“品读中国系列”,好像都有这个特点 : 什么都说了,什么又都没有说,然后抓住一个特点,文字上较劲(什么上海是个“滩”啦,中国人好“圈子”啦),再深入,也浮泛得很。但也绝不是不值得一读,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容易进入,并没有从第一章第一个概念开始建立自己...
闲话中国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