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安德列·别雷 俄罗斯文学 小说 俄罗斯 象征主义 俄国&苏联文学 长篇小说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14
彼得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在西方,安德列•别雷被看作是20世纪俄国小说家中最杰出的天才。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更是将安德列•别雷最重要的作品《彼得堡》与西方的另外三部划时代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一起,列为他最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
《彼得堡》凭借丰盈的想象和跳跃的意识流描写,再现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彼得堡十天里所发生的故事。在宏大的背景下,工厂罢工、游行、暗杀频频上演,平民与贵族、革命党人与奸细密探轮番登场。不按时序构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意识活动,共同绘织出一幅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末期的多重奏图景。在作者笔下,“彼得堡”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它联结着俄国的历史与未来,成为东方和西方“两个敌对世界的交接点”,具有世界规模的象征性。
安德列•别雷(1880—1934),俄国象征主义诗人、作家,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是大学数学系教授,母亲爱好音乐,擅长钢琴演奏,数学的精确性和音乐的艺术性都在别雷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别雷自190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诗歌《蓝色天空中的金子》《灰烬》《瓮》等,长篇小说《银鸽》《彼得堡》《莫斯科》《头面像》等。
安德列•别雷在小说中不仅关注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归属和精神源流,而且实验性地利用多种艺术形式的联觉性特征,将象征与意识流巧妙结合,他也因此与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作家一同进入20世纪著名意识流大师的行列。
感谢有了一列从摩尔曼斯克开往彼得堡的26小时长途火车,这本书的大半部分在旅途中完成。其中的意识流描写也仿佛车窗前流动的风景,使人流连往返,当然,也会觉得头疼。错综复杂的思绪流动像一团团在一起的毛线,找线头很累,也渐渐摸到了规律。佩服作品内部十分庞杂的体系,革命时期的头脑风暴可窥一斑。
评分身为象征主义大诗人,别雷试图在这部鸿篇巨制中提炼1905年的彼得堡那独特而疯狂的城市气质:极致的喧嚣、身份的混乱、精神的迷惘。主人公那种精神的侏儒样貌,实在深刻地象征了众生的可悲,这使得小说不仅成为混乱时代俄国人的精神代表,也承担了普世人生的代表——俄国的长篇小说,总具有这样的力度和辐射。别雷的意识流叙事也颇具开创性,《彼得堡》成书出版,较《尤利西斯》还要早。但别雷的意识流动,仍然处于一种可控的状态,与《尤利西斯》纯然自由地精神流淌,终究有别。纳博科夫评价现代西方文学四大名著,将《彼得堡》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并置,对别雷尤有偏爱,或者与他深深怀念旧日的俄国文学有关,在文学深渊的潜探上面,别雷与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毕竟存着一点小小的距离。
评分凭借丰盈的想象和跳跃的意识流描写,再现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
评分习惯了传统叙事的小说,读这样意识流散的小说相当的吃力。尽管读的很慢,但前后情节模糊,缺乏连贯性。文学体验是讲究个人感受,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远远比不上传统的俄国小说。
评分非常符合“象征主义作家”这个身份的代表作了。别雷的彼得堡,乔伊斯的都柏林以及安图内斯的里斯本(尤其是《返航》里的里斯本)各有相似又各具特色同时也都有作者赋予的象征性。别雷的小说是对普希金的复写与重构,因为作者意愿的关系其象征性远大于叙事效果。以及,这本书还是应该出个评注本啊~
此书与《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并称,看完之后觉得评价倒不为过。特别是与《尤利西斯》颇为有相似性。 彼得堡在俄国人心中不仅仅是首都,而是俄罗斯帝国的象征,它的名字也来源于俄罗斯最伟大的帝王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 作品以彼得堡十多天中发生的事为线索,...
评分《彼得堡》作为象征主义大师别雷的著作比另外两本大家可能更经常听说的书资格还老: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作品以是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首都彼得堡为背景,短短十来天借助于艺术象征和意识流描绘了一幅万象俱全的画卷。不过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现...
评分(穆旦 译) 楔 子 那里,在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向远方凝视。在他前面 河水广阔地奔流;独木船 在波涛上摇荡,凄凉而孤单。 在铺满青苔的潮湿的岸沿, 黝黑的茅屋东一处,西一处, 贫苦的芬兰人在那里栖身。 太阳躲进了一片浓雾。 从没有见过阳光的森...
评分 评分《托里切利真空,或青铜访客》 by gasara 「引」《彼得堡》P52 『关上的大门里边,仿佛不是客厅:好像是……大脑的空间:脑回、灰色和白色的物质、松果体;而(涨潮时)水花飞溅的厚墩墩的墙──那些光秃秃的墙也只是一种压抑的和疼痛的感觉:一种属于这个尊敬的头颅的后脑壳...
彼得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