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纳博科夫 外国文学 小说 美国 长篇小说 2018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14
劳拉的原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如果说《洛丽塔》是耀眼的蝴蝶,《劳拉的原型》就是天才之蛹。”
★ 纳博科夫要求焚毁的最后一部手稿
★ 在生命的尽头凝视死神之邀
★ “小说的原型”,再现了灵感在伟大作家脑中生成、演变的过程
《劳拉的原型》是纳博科夫的一部未竟之作,是他晚年最后一部手稿。小说讲述了一个极为臃肿肥胖 的学者菲利普•王尔德,娶了一个苗条貌美却水性杨花的芭蕾舞演员弗洛拉,他一方面不得不忍受妻子对他的谎言和背叛,另一方面沉溺于自我毁灭带来的快感。关于死亡及死后世界这一纳博科夫从小就颇感兴趣的主题,它提供了让人耳目一新、丰赡详尽的描述。
《劳拉的原型》出版过程颇具争议,纳博科夫曾要求将其焚毁,但其子德米特里最终决定出版。大量手稿卡片的影印忠实呈现了一部小说的诞生过程,读者可从中一窥灵感如何在伟大作家的脑中生成及演变。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 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大师的绝笔之作,虽然是雏稿的状态,其轻盈自如的叙事风度、多元的话语体系,依然是典型的纳博科夫。小说展示出那种令人感到窒息的细节逼真度,近乎一幅幅画面的流淌,在细节之上,生命的意蕴感染着轻灵的哲学色彩,这是晚年的纳博科夫达到的高贵的“轻与重”。
评分纳博科夫没完成的小说,仅凭借小卡片就成了一部碎片式小说,读完还是比较失落,毕竟没能读到它最终的成品。但不妨碍品味这些碎钻般的语言。
评分复杂的人生,so hard
评分一个有才华的大纲…行吧,买单。
评分在这场死亡的欢愉之中,纳博科夫再次用元小说的特征来做一个带有迷惑性质的游戏。
一本被嘱咐烧毁的未完之作最终还是被出版了,书中收录了完整的纳博科夫手稿的影印件,一张张被不断涂改的卡片配着中英双语就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故事不长,读完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或者严格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部小说,只能算是小说的大纲。这本还未来得及填充血肉的大纲阅读...
评分遇见这本书的契机是偶然。它不曾在我的计划之中。 甚至对于本书的作者,我也是拿起这本装帧优美的书本时才得以认识。我想对于这位文学大师,我也不是完全没有了解。 以前老听人说,有一种心理病叫做洛丽塔情结。这个心理学的术语就始于这位作家创作的《洛丽塔》。至少,我知道...
评分“将锋利的剪刀伸入一个向内生长的趾甲下剪掉那个令人不适的角而产生的愉悦,加上因为发现其下还有一个琥珀色的脓肿流着脓血带走了可恶的疼痛而额外生出的惊喜。” 1977年,当身体每况愈下的纳博科夫在洛桑医院的病房里忍受他“脚指甲下面及其周围没完没了的发炎”,他笔下这个...
评分璃人泪/文 若不是冲着纳博科夫,我不会去看这本书,然而读的时候,无处不在的老纳的印记却总是困扰着我,那么多似曾相识的情节编排、名称和暗喻,真怕我会陷入另一个故事情节中,无法诠释清楚这本书本来的意思。书里有原作卡片及卡片上内容的打印版,译文部分只占了四分之一...
评分很多的时候,我们买一本书,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名气,贴上了“XX出品”的标签,就如同是有了一种品质的保障;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好,磨砂纸的触感以及标题的“揪心”程度让你想要阅读它;可能是因为出版社的大牌程度,就如同一个大型的超市或者专卖店永远比小摊来得让...
劳拉的原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