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耶路撒冷 历史 以色列 城市史 建筑 文化 我想读这本书 好书,值得一读
发表于2024-06-16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描写了“一战”后英国托管时期巴勒斯坦重建过程中,三位不同背景的建筑师参与建造耶路撒冷新城的往事。
脾气暴躁的天才、德国犹太建筑师埃里希·门德尔松,刚从纳粹手下逃离欧洲,他必须在建造时考虑中东复杂的新现实。肖肯花园、巴勒斯坦银行、希伯来大学出自他手。
奥斯汀·哈里森是英国托管政府的首席建筑师,这位热爱自由的公务员,必须在托管地暴力频发的空气里工作,最终缔造了伟大的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馆。
神秘的阿拉伯建筑师斯派罗·霍利斯,他在城内留下了宏大精美的瓷片建筑,他就像一个幽灵,见证了这座城市里文化的流动性。
一个不为人知的建造团队,如何奇迹般地克服种种困难,修复了金碧辉煌的圆顶清真寺。
阿迪娜·霍夫曼(Adina Hoffman),美国散文家、传记作家、文学评论家,1967年生于密西西比州,1992年起移居耶路撒冷,在当地生活25年,写作题材关注中东地区和犹太人历史文化。2010年凭借《我的幸福与幸福无关:一个诗人在巴勒斯坦的世纪生活》获英国温盖特文学奖;2012年与其丈夫彼得·科尔(著名诗人、翻译家)合著的《神圣残片:开罗犹太手稿的失而复得》获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犹太文学奖;2013年获美国温德姆·坎贝尔文学奖。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没见过耶路撒冷之辉煌的人 终其一生也见不到一个合意的城市 没见过圣殿全貌的人 终其一生也看不到一座辉煌的建筑”
评分文字很给力,美中不足,提到的建筑没有配上相应的照片。
评分一座神圣的城市必然建立在一代代不可计数的平凡无名之人的白骨之上。“耶路撒冷”就是他们共有的姓名。
评分翻译上有些语义不清的地方,甚至语法问题,能看出是根据原句字对字翻的,虽然大概意思是对的——需要想一想,但缺乏变通。书整体还蛮有意思的。改个标题:建筑师的苦与累。。。。。看完以后觉得建筑师真是个吃力不讨好 要等好多年死绝了 才会被人称道的职业。
评分书不错,是百度翻译的吧。。
——读《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哪座城市会像耶路撒冷一样因自己的历史而自豪,同时,也没有哪座城市像耶路撒冷一样为自己的历史所拖累。耶路撒冷的每一层尘土都是历史的遗迹,这座城市就建立在“18米、24米甚至30米深的废墟之上”。而当我们提起“耶...
评分才读完三分之二,两个建筑师。去耶路撒冷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锅浆的《耶路撒冷三千年》。落脚的青旅POST hostel ,楼是奥斯汀哈里森的作品;隔壁就是盎格鲁哈里森银行旧址(现在貌似是LEUMI Bank)这是埃里希孟德尔松的作品;被基督教青年会的高大塔楼吸引(纽约帝国大厦设计师...
评分出版品牌“未读”的赵女士找到唐克扬,说有一本讲活跃于近代耶路撒冷三个建筑师的书想找唐老师翻译,唐老师跟出版机构商量能否由几个人共同翻译,他来把控质量,并在微信群中问大家有没有意向。最后,郭博雅、姜山、黎乐源、李卓璋、尚英南,及唐克扬,我们六人组成的翻译小组...
评分 评分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