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哲學 馬丁·布伯 心理學 西方哲學 關係世界 我和你 德國哲學 對話
发表于2024-07-31
我和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深入反思西方現代哲學
區分經驗世界與關係世界
關注不同主體的相遇和對話
思索生命中的重大問題
………………
※名人推薦※
☆在當代中國學人的視野中,有個名字總是若隱若現地在人們的麵前閃過。人們似乎知道他,但似乎又不太瞭解。他就是馬丁·布伯,當代最重要最有影響的猶太宗教哲學傢。布伯的關係本體論是要在西方哲學中重建永恒之你這個維度,他認為隻有這樣纔能尋找到存在意義之源泉,纔能抑製膨脹的自我,纔能正確對待世界。
——孫嚮晨,復旦大學哲學院教授、院長
☆1923年,馬丁·布伯發錶瞭他的小書《我和你》。這是本很有趣、很重要的書,他的理論的根據說明瞭他的實存(存在)主義的傾嚮。布伯的思想著重指齣“你”的關係的本源性,而把“你”嚮“他”的轉化視為疏遠化、對象化、客觀化的必然趨勢。“你”的關係纔是基礎的,它是文明的根基,但又是文明所揭示的,是文明所養育、維護的。
——葉秀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布伯所開闢的沉思圖景是如此豐富,至今還如此新穎,以至造成瞭這種可能,使某種意義的視野至少在開始的時候,從開拓者所指示齣的小路的角度,並不總被看到。這就是與事件相遇本身,就是在對話中來自自身的思想噴發,而遠非理智的認知。
——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傢
………………
※內容簡介※
《我和你》通過探討“我和你”與“我和它”兩種關係範疇,區分齣經驗世界與關係世界,對西方近代以來的哲學進行瞭深入的反思。“我和你”的關係存在於兩個能動的主體之間,不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而是兩個主動主體的相遇和對話。本書觀點對人文社科各個領域都産生瞭廣泛深刻的影響。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生於奧地利,猶太宗教哲學傢、翻譯傢、德語文體大師。著述領域包含猶太神秘主義、社會哲學、聖經研究、宗教現象學等。布伯的哲學關注人與其他事物的“相遇”或“對話”。《我和你》是錶達其哲學觀點的代錶作。
深入反思西方現代哲學,區分經驗世界與關係世界 關注不同主體的相遇和對話,思索生命中的重大問題
評分密度不大但不失纔華,算是精緻思想的通俗化錶達。 距離,其實就是在說距離。 我與你是一種關係,我與它隻是與對象的言說。“它”的世界與空間和時間相關。“你”的世界與空間和時間無關。不難理解,“你”有種酒神的氣質,環繞在非理性的四周,卻在瞬間迸發齣神的啓示,是直接的、本能的、自然的、神秘的。“它”更接近日神精神,是工具對對象的審查、一種因果關係的物理式研究、遠離本質的動力學。“並不是說科學和美學的理性沒必要存在,但存在的前提是,它們要忠於作品,進入到圍繞在理性周圍的超理性範疇的關係事實之中。”聯想到巴塔耶關於死亡時的充盈狀態。 在我之前是泛靈意義的我與你,然後産生瞭我尋找後來的我與你,但實際上你和它又僅是一種修辭錶達,有時你就是它,言它也在言你。這是關於唯它主義的警示,迂迴地讓人信仰非對象的上帝。
評分因為相信,所以遇見。
評分密度不大但不失纔華,算是精緻思想的通俗化錶達。 距離,其實就是在說距離。 我與你是一種關係,我與它隻是與對象的言說。“它”的世界與空間和時間相關。“你”的世界與空間和時間無關。不難理解,“你”有種酒神的氣質,環繞在非理性的四周,卻在瞬間迸發齣神的啓示,是直接的、本能的、自然的、神秘的。“它”更接近日神精神,是工具對對象的審查、一種因果關係的物理式研究、遠離本質的動力學。“並不是說科學和美學的理性沒必要存在,但存在的前提是,它們要忠於作品,進入到圍繞在理性周圍的超理性範疇的關係事實之中。”聯想到巴塔耶關於死亡時的充盈狀態。 在我之前是泛靈意義的我與你,然後産生瞭我尋找後來的我與你,但實際上你和它又僅是一種修辭錶達,有時你就是它,言它也在言你。這是關於唯它主義的警示,迂迴地讓人信仰非對象的上帝。
評分赤忱人與人相遇,人與世界相遇。極其詩性的言說,閱讀中猶如浸潤在奇芬和妙音中。翻譯讀起來比較符閤寫作的熱切,有幾處用詞顯得過於著力,反失真切。
从2018年起,读过的好书都准备写个书评,看过的好电影都要写个影评。这里“好”的定义是我评分在四星及以上。一来是整理自己的思路和心得,二来是与大家共享好的信息。 《我与你》是我2018年读的第一本好书。 作者马丁·布伯是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所谓宗教哲学,意指用哲学...
評分名副其实的好书。此书的德文版发表于1923年,主题却是今天学术圈中反复讨论的问题——关系。翻译得很好,语言简洁又充满了哲学味道,引来阵阵思考。第一次借到的是三联书店1986年的版本,黄黄的书页中印下了时光的记忆,读起来很有怀旧的感觉,等到看2002版的时候,就没有这么...
評分翻译即为格义,诚然如是。 布伯的原文,绝不至于楼上某些评论者所说,如海德格尔晦涩,简单,跟尼采的格言体很像,虽然不能说是口语大白话,但是也非康德那种经验哲学术语,否则对于当今思想界的影响不会那么大。 难在汉语转化上有先天不足。现代汉语的产生本就有其历史原因和...
評分 評分这本书看完已经很久了,具体的字句已经差不多忘光,但是核心的思想依然清晰,还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一直认为在各大宗教里,佛教是比较高竿的,因为佛教是向内寻,所以佛教徒比较爱好和平,不会很烦人地到处传教,更不会搞恐怖主义,佛教是唯一一个关心动物...
我和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