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經學 文獻學 喬秀岩 思想史 經學 文獻學 義疏學衰亡史論 學術史
发表于2024-06-16
義疏學衰亡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十三經注疏》是文史哲研究離不開手的基本資料,但以往幾乎沒有人真正探索過賈公彥、孔穎達等人編寫注疏的思考過程。讀書不是淘資料,而要體會作者心思。劉炫學問很大,批評前人頗有據理不饒人的執著氣勢,又因這種批評不可能馬上被學界接受,所以經常用諷刺的語氣,既自尊又自卑。賈公彥有時拼湊舊說改頭換麵,不顧其說破綻四齣,反而因小聰明而自鳴得意。孔穎達基本接受劉炫學說,《書》《詩》《左傳》正義皆以劉炫《述議》為基礎,又要消除劉炫的偏激,《禮記》以皇侃《義疏》為基礎而兼用劉炫新說進行粗糙的調整,充分顯示官方辦事的特點。
閱讀注疏,我們都能感受到劉炫、賈公彥他們的神態,或怫然或莞爾,而體會他們的思考,就是讀經學著作的樂趣所在。
喬秀岩,1966年生於日本。東京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畢業,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博士。先後師從戶川芳郎、倪其心、王文錦、尾崎康等先生。研究方嚮為古典文獻學、三《禮》、經學史、版本目錄學。
同學那裏藉來翻翻的。因為經學基礎太差,其實不很能讀懂。
評分研究經學史易入魔障,研究者或欲與古人爭勝,沉陷經文,或易承漢宋古今之學派,執滯經學。喬氏巨眼梳爬,間以史地、文獻二學求索,而不懼二術之魅與古人辯經,此其學之所成也。今可見皇侃好邏輯論理,二劉、孔氏好羅列現事細目,此或義疏學衰亡之大略。清人常以己之學度皇氏,忘卻皇氏之學與其異,而今人又得入清人之窠臼矣。按經學史之趣味恐非求索真理道德,當為追跡文獻,推理蛛絲,巧婦為少米之炊,然後於今書遙見古人神色,與昔人同泯然一笑,感嘆史事歟?古經學傢之旨趣或為登天子堂,得虛前席之詔;今之經學史研究者則得曳尾塗中,遠處江湖。或有今之古董仍欲為帝王師,恐帝王亦嗤矣。
評分橋本此書之長在讀孔、賈疏甚細,詳較其前後異同之說,且治禮特精,其短則在僅就疏立論,附錄略可補之。韆古之下獨能明何謂義疏,然間有求之過深處,亦未免穿鑿。
評分“願一切學術為讀書服務,不願讀書為學術服務。”
評分也許我纔疏學淺,書中內容與義疏的“衰亡”沒什麼關係啊。對“二劉”的研究確是不多見。整個研究是一種日式很細緻的考察。
按:新版的《义疏学衰亡史论》已于2018年1月由三联书店推出。这本书在2013年面世之时,即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面对旧有的经学传统,乔秀岩先生这部作品中提出了许多亮眼的新见。他的研究直接从学者的经说个案出发判断学者的研究旨趣,非借助隔着一层的外缘史料,从而避免了雾...
評分2013年9月,乔秀岩先生的博士论文《义疏学衰亡史论》在台湾万卷楼出版。从我第一次读到本书全文,到今天为止,正好十年。十年之中,在当今学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有关南北朝隋唐义疏学的论文、专著大量涌现。然而像这部书一样,在艰深的经说分析中,既能让读者保持继续阅读的热情...
評分謂姓氏不分為淺人,必非鄭注正本。是否正本我不知,但集解、唐寫本鄭注皆有姓氏不分,漢家習慣耳。 ==================================================================================================================================================
評分謂姓氏不分為淺人,必非鄭注正本。是否正本我不知,但集解、唐寫本鄭注皆有姓氏不分,漢家習慣耳。 ==================================================================================================================================================
評分2013年9月,乔秀岩先生的博士论文《义疏学衰亡史论》在台湾万卷楼出版。从我第一次读到本书全文,到今天为止,正好十年。十年之中,在当今学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有关南北朝隋唐义疏学的论文、专著大量涌现。然而像这部书一样,在艰深的经说分析中,既能让读者保持继续阅读的热情...
義疏學衰亡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