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周作人 传记 人文社 biography Z周作人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闲 文学
发表于2024-07-26
忘却斜阳上土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读知堂越多,越觉其人不可测。此前写过《张爱玲传》,对如何追踪传主心路,不能说全无经验,然而张爱玲固不简单,周作人却复杂得多,更复杂的思想,更曲折的人生轨迹,对中西传统更纷杂的取用,与时代之间更紧密也周折的关系……总之张可以当作文学家较封闭地处理她深而狭的世界,周作人则有 远出于文学家的多个侧面,甚至首先不是文学家,他的世界进去即不易出来,反倒容易迷失其中。
这部小书是不许("通俗易懂"的体例限制),不甘(不愿只是敷衍事迹,重复"公论"),不能(做不到对传主的透彻理解)的"三不"产物。之所以还拿出来重印,一是因于那一点"不甘",虽非出诸我喜欢的形式,七折八扣的,多少还是留下了一点自己的思考,就算半生不熟,也是一种理解。二是有些朋友读过之后以为还算可读,对周作人可知其大概。他们大多是周作人的读者,并非专家,其判断让我相信,以十来万字的篇幅,对周作人生平做尚不算公式化的交待,这书也许对传主不无普及之功。
余斌
1960年生于南京。1978—1989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著有《张爱玲传》《当年文事》《周作人》《提前怀旧》等书。
1.鲁迅和周作人曾经比一般兄弟亲密,哪怕决裂,哪怕前者那么刚烈嫉恶如仇,还是对后者有恕道。2.病怏怏爱养生的周作人活到82岁,恐怕和爱静真学者少激情也命大有关。鲁迅的长子风范和一生外冷内热,只活到54是否因为热和刚?3.失和和大家共处一室没有距离很有关系,羽太信子和芳子首先失和。和信子太乱花钱,素质低下也有关系,其他不详。4.兄弟失和后,对抗外敌文章还能惊人一致。5.周作人打击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次女若子的死。6.作人读书量巨大,快,记忆力好,内化能力强。7.对日本的态度复杂,留学日本,娶了日本老婆,热爱日本文化,视为第二故乡,又讨厌日本鬼子。8.一个陶渊明式的人物怎会甘于当汉奸?出于性格和家庭压力。9.这么平静的周作人被余老师写的这么好看,佩服。
评分余斌老师的叙述扎实而诚恳
评分苟全性命于乱世谈何容易。
评分一本简洁的人物传记
评分2017136。相比錢理群和止庵兩位先生作的《周作人傳》,這本余斌寫的周傳無考據之細瑣,而能勾畫周氏生平大略,堪為富文學色彩之周作人大事年表。周作人的銳氣不足,遇到問題顯得弱氣,這是性格使然,又是其人生經歷塑造的。一顆子彈能擊碎自由主義的夢的,失卻夢的周作人便死掉大半。我挺像他。
1922年,周作人开了一个叫“自己的园地”的专栏,他在发刊词里说:“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范围就很宽,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有本了他个人的自觉,用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在我看来,这段话也能概说周作人的...
评分这是作者写给中学生的一部传记,篇幅合宜,叙述多于发议论,且所述多有所据,无普通传记所常见的毛病。不过,基本上的线索还是按照知堂自述来,实在算是一部简明《知堂回想录》。 有个别地方与史实出入,大约这本书的作者写作时还未接触到相关研究。比如写知堂遇刺一节...
评分 评分1922年,周作人开了一个叫“自己的园地”的专栏,他在发刊词里说:“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范围就很宽,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有本了他个人的自觉,用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在我看来,这段话也能概说周作人的...
评分余斌老师的这本书,初版在2000年,此番重印,添了《新版题记》,叙及当年写作书稿,原定是给中学生看,“一般读者”只是兼顾,故只有十万字,语言也平易朴实。开头有些像讲故事,但渐渐读下去,便发觉全书情感控制都很得当,没有泛滥的抒情和天马行空的小说笔法。我看过的传记...
忘却斜阳上土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