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科普 宇宙 天体物理 宇宙时空 物理 好书,值得一读 天文 我想读这本书
发表于2024-08-06
漫步到宇宙尽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点零7分,苏联的东方1号飞船发射升空,抵达300公里高的轨道,并绕地球一周, 这是人类第一次飞出大气层,进入太空。此时距离人类第一次发明比空气重,而能飞离地面的机械,才过去了58年。
8年后,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将地球人送到了38万 公里之外的星球——月球。
再一个8年后,人类发射了两艘旅行者号飞船,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飞行器。
今天,旅行者1号已经飞离了太阳风的疆域,进入了恒星际空间中。
地球是一个很小的舞台,在浩瀚的宇宙背景下,我们如一粒尘埃,悬浮在一束阳光之中。 那在宇宙的视界之外是什么,生命又是如何起源的?
这本书,用智慧且赋予哲理的文字带领我们置身宇宙,以我们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情感,了解人类的起源,眺望星际的旅行,思考繁星的故事,了解物质的演化。
然后你会发现,发现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奇迹,就在这宇宙之中。
李 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云人才计划研究员
英国皇家学会牛顿访问学者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
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
《星际穿越》联合翻译
翻译的作品《星际穿越》曾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图书”,“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知乎ID:狐狸先生
知乎“天体物理 ”领域优秀回答者
知乎“盐CLUB”荣誉会员
在朴素易懂的文字里,严谨与轻松同行,绮丽与恢弘并存。
评分微信版本看完了。作者讲的很通俗,貌似都是基础概念,但我也是似懂非懂…虫洞、黑洞、引力波、时空扭曲 以后看硬科幻电影会轻松一些了 引用《原则》这本书中的话: “我们渺小、短命得不可思议,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同时,我们又本能地希望有意义,希望进化,而我们只能产生一丁点儿意义。所有这些一点点的意义加起来,才是宇宙进化的推动力。” 感觉看宇宙纪录片也是这种感觉,跟着屏幕遨游宇宙,然后获得神驰的体验,还是很美妙的。
评分在朴素易懂的文字里,严谨与轻松同行,绮丽与恢弘并存。
评分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外太空,我们一直对它充满好奇。这本天体物理科普读物,给你答案。
评分字数不够图片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把插图全部double一遍的书,这样一本书就厚了4、50页。另外正文的行间距、页边距、页眉、页脚能多宽就弄多宽,这是为了向我们表达这本书的内容就像宇宙一样空旷吗?
1865年,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有一幕是这样的,主人公们计划用一门300米的铁铸大炮发射炮弹,并乘坐炮弹奔向月球。事实上,人类能够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只有大约10倍的重力加速度,就是说,主人公在炮弹发射的那一刻就被自己的重力压死。但无疑这是早期人们对于太空好...
评分文/初晓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夏日的夜晚,在家门前铺一张凉席,静静地躺在上面,仰望满天星空,这是我孩提时代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也许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幻想家吧,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驾驶宇宙飞船行走太空,与那些闪耀的...
评分 评分1865年,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有一幕是这样的,主人公们计划用一门300米的铁铸大炮发射炮弹,并乘坐炮弹奔向月球。事实上,人类能够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只有大约10倍的重力加速度,就是说,主人公在炮弹发射的那一刻就被自己的重力压死。但无疑这是早期人们对于太空好...
评分小时候看日本科普动画片《咪姆》,有一集讲的是咪姆和他的朋友们乘坐光速宇宙飞船前往太空历险。出发后不久发觉午饭没有带,于是返航回地球去取。结果着陆后才发现,他们离开地球不过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曾经的稚嫩孩童早已变成了古稀之人,因为地球上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年的光...
漫步到宇宙尽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