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美国 短篇小说 短经典 小说 外国文学 美国文学 马拉默德 小人物
发表于2024-06-27
魔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魔桶》收录了马拉默德的十三个短篇故事,地点有纽约也有罗马。他以强烈的城市现实主义色彩融合意第绪谚语和少许艺术魔力,诉说着鞋匠、鸡蛋对光检查员、媒人等小人物的生活。主题承袭了一贯的失败、挫折、疲惫、孤独、衰老等元素。这是一份可悲的清单,然而每个故事都带上了充满讽刺意味的幽默感和果敢的幻想。
这是一本描绘纽约和移民经历的书,是现代美国短篇小说的亮点,其他类型的作品极少有能把挣扎、沮丧、心碎以如此愉悦和艺术的笔触描绘出来的。
——————————————————————————————————
一出小人物演绎生死悲欢的舞台剧
他们或被人凌辱,或堕落风尘,或蒙冤入狱
却依然寻求生活的真谛,热切地向往幸福
马拉默德用充满人道主义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犹太人的坎坷命运来展现现代人共有的命运
你能爱一块石头、一把扫帚、一种虚无吗?他敞开胸膛,击打着一条条肋骨,咒骂自己为什么相信了那些根本不值得相信的东西。(《天使莱文》)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美国作家,与索尔·1贝娄、菲利普·罗斯、艾·巴·辛格齐名。马拉默德出身于美国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二十二岁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二十八岁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马拉默德的主要作品有《魔桶》(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修配工》(196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以及《抽屉里的男人》(1969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等。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底层犹太人的困苦生活,风格幽默而含蓄,色彩浓重而明朗,笔端饱含着同情小人物的悲悯精神。
底层的痛苦与无奈。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美式了,也就是太套路太程式化,没有作者个人的痕迹在。
评分几年前,我头一次读马拉默德,读到他的长篇小说《伙计》,深深被这部作品所折服。他对于边缘人物的刻画,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内心活动的描写都堪称大师级,本是三流故事,硬生生被他写成了一流小说。马拉默德与同是犹太人的罗斯一样,只用“一招”就击中了我(罗斯靠的是《凡人》),两位作者虽然好的不同,但都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此次读他的短篇小说集《魔桶》,再次重温了马氏的魔力——所谓魔力,大抵可以等同于马拉默德对于底层人物以及他所属种族的同胞的关怀与反思。十三个短篇小说中,个人最喜欢的篇目有《头七年》《天使莱文》《湖畔女郎》《夏天的阅读》以及《魔桶》。相对而言,马拉默德较长的短篇(抑或是中篇小说)要比稍短的短篇写的更精彩,临到结尾处往往有让人意想不到的高潮出现,这既给人阅读上的快感,同时也引人思索。
评分有的痛苦和平淡让人反抗,有的让人消沉。这个呢?
评分在西西弗
评分忘了,但还记得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整个纽约都在下雨,马拉默德缓缓地走在细雨和雾蒙蒙中的街道里,看人欢笑,看人哭泣,看人生,看人死,有扇往里看漆黑一片的窗子终于使他停下了脚步,他伫立在它面前很久,微小的希望,苦难里的纯洁,不幸的人道主义从他与黑暗的对视中慢慢的涌出,伴着点街灯上水汽,伴着点他...
评分《聊斋志异》中写了一个和尚,能闻出文章的好坏,好文让他心旷神怡,坏文令他屁滚尿流。 在下不才抽抽鼻子也试着闻一闻马拉默德小说集《魔桶》的味道,旧衣服的灰尘的味道,梅雨天的书房,黄昏小巷微凉的夕光,粘皮革的胶水,杂货店里的油盐酱醋,这些气息混合成他小说的素朴的...
评分马拉默德的这个短篇集子随便翻翻像极了欧容的电影《登堂入室》片尾的那个公寓的画面——每个带落地窗的阳台都能看出一些故事在上演,“每个房间都有办法进入”:只需要翻开这本书。逐篇读完后也不是这个画面了,倒像是亲手挖开了一个一个蚁穴,每一个cell里都有蚂蚁,因为突然暴...
评分本评首发于《文汇读书周报》第1775号第四版“书人茶话”(2019年8月12日发行) 我有个不知道是否经得起推敲的看法:如果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作者亲手编订的,那它就有了长篇的意味,里面每一则短篇就不可随意抽离了。 美籍犹太裔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短篇集《魔桶》就是这样。...
评分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 ——马尔克斯 读伯纳德·马拉穆德的《魔桶》,仿佛真的从一个大木桶里掉进神奇的时空隧道,穿越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犹太人街区。破落而繁忙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散发着旧皮鞋味的修鞋铺里传出敲击鞋楦的叮叮当当,幽...
魔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