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史 巫鸿 艺术 美术史 中国 艺术研究 书画 海外中国研究
发表于2024-06-29
重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屏风入画,画入屏风。
集合了准建筑形式、绘画媒材和绘画图像的多样角色与模糊身份,屏风赋予画家绝妙的灵感,也给希望提供崭新视角、探寻复杂路径的美术史家带来契机与挑战。
本书的研究将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
答案在层叠纵深的空间之内,在亦真亦幻的画屏之上,在绵联展现的手卷之中。
巫鸿(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按需。本书的研究将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
评分没什么好说的,讲的很好画也有趣,连纸的材质都很搭,一百昏一百昏!
评分解读与阐释得很精彩,但是似乎有些过度阐释在其中。
评分按需。本书的研究将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
评分20岁最后一天借来,是缘分也是意义。 把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屏风(无论是画面中的屏风还是承载画面的屏风),可以看做一部视角独特的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对于《韩熙载夜宴图》、《重屏会棋图》等具体作品的解读,给了我很大启发。 还有忍不住感叹一句书真的好精致哦,纸质画质手感都超棒~ 不过作者好像不太喜欢李煜(还有杨贵妃),对他的描述往往带有强烈的贬抑色彩,在这点上我持保留态度。
巫先生从最初对屏风的物质界定就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我们往往认为绘画只是一种图像,但它更应该只是图像的载体,将一副画看作是绘画再现是对绘画物质性的否定,屏风作为图像的载体同样承载着这种功能。屏风作为一种准建筑形式,屏风图像在构建绘画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
评分书还是给人很多启发,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核对插图出处时吓了一跳,我在笔记里写了,绪论里太和殿屏风被写作乾清宫的,汉墓壁画的出处也不对,线描图是原来考古报告中的吧,费唯美描了一遍就成她的了?!美术史家是不是也得注意点儿啊,如果所有的细节都有出入,那最后的结论会不...
评分虽然并不喜欢记笔记,但是读此书,却是忍之不住,提笔狂记,很有一种偷师的快感!!! (作者说他看中国绘画的角度是从“媒材”和“再现”,我更倾向于从字里行间寻找空间角度相关的字眼) (一)绪论 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探讨什么是中国绘画? 绘画即是“图像的载体” 图像-事...
评分虽然并不喜欢记笔记,但是读此书,却是忍之不住,提笔狂记,很有一种偷师的快感!!! (作者说他看中国绘画的角度是从“媒材”和“再现”,我更倾向于从字里行间寻找空间角度相关的字眼) (一)绪论 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探讨什么是中国绘画? 绘画即是“图像的载体” 图像-事...
评分在读巫鸿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之前,我好像已经完全忽略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中“屏风”还有何种价值?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对应的是窗帘、软隔断诸如此类的概念吗?这本书的主标题直指了这个物件,而“副标题”则让人对作者的发力有所担忧,“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
重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