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经济史 计划经济 中国当代史 历史 社会史 中国研究 上海 林超超
发表于2024-06-15
动员与效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低下的经济效益,给后人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发现同时期国家在追求效率上作出的努力。林超超著的这本《动员与效率(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认为,1949年后的中国是在短缺的社会资源基础上实现其工业化诉求的,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显示了中国计划经济和劳动激励的独。以生产指标构筑起来的指令体系和赏罚体系,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器;对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式的生产动员方式的青睐,是国家常用的一种针对劳动者个人的激励办法。然而,这种激励机制在换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是不可估量的效益流失。
林超超,女,福建福州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基地班本科,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博连读,201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基层社会与劳工政治。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史林》《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级身份与上海工人的物质生活研究(1949—1965)”(14CZS022)。
最终看来,运动式推进的本质是个人的效率不被重视,因为可以靠加班短期解决。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公司活动,都是一样的
评分最终看来,运动式推进的本质是个人的效率不被重视,因为可以靠加班短期解决。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公司活动,都是一样的
评分看完之后觉得,哎?我那篇还要写吗?讲得出新故事吗?虽然林博士提出东北的例外性,但我挖掘出来了嘛?
评分材料剪裁妥帖、行文精练、故事讲得好是此书的优点,不足之处是一些本该解释为什么的地方却略而不谈,比如为什么苏联式的管理模式未能推行?对于计划经济的认识似乎还不够深入。比如作者在结语提到的八十年代末在「两权分离」后国企仍然出现的大面积亏损以及世纪之交国企改革问题,实际并不是新局面,跟前文提到的「四五」期间财政包干之后反倒未能提高地方收入是一脉相承的。其他诸如「激励」问题也可以再深入讨论。我看此书最大的认识是,中国计划体制的特点是,但凡定于一尊又人定胜天时,经济就会陷入混乱、崩溃;而政策稍微回归经济规律,哪怕在计划体制下都能形成相对平稳的局面。
评分最终看来,运动式推进的本质是个人的效率不被重视,因为可以靠加班短期解决。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公司活动,都是一样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动员与效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