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法學 刑法學 法律 社會學 政治學 刑事訴訟法學 2017 法
发表于2024-06-16
論犯罪與刑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論犯罪與刑罰》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響卻極為深遠,被譽為刑法學乃至法學領域裏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本書原著初版於1764年,是人類曆史上第一部對刑罪原則進行係統闡述的著作。全書洋溢著偉大的人道主義氣息,對刑訊逼供和死刑進行瞭憤怒的譴責,鼓吹刑法改革,力倡罪刑相適應的近代量刑原則。本書問世後立即給作者帶來瞭極大聲譽,被翻譯為多種文字,它對於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等國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響。該書被譽為刑法領域裏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自1993年由黃風教授第一次翻譯成中文以來,本書已經被列為中國刑法學研習者的必讀書目。
切薩雷·貝卡裏亞(1738—1794),意大利刑事古典學派的創始人,自認為是北意大利的百科全書派。1738年3月15日生於米蘭一個貴族傢庭,1758年畢業於帕維亞大學,攻讀法律專業。1762年發錶處女作《論米蘭公國1762年貨幣混亂及其救治》。1764年完成《論犯罪與刑罰》,並於當年齣版,猛烈抨擊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司法製度,由此一舉成名,並為他贏得瞭長久的聲譽。1768年成為米蘭宮廷學校經濟貿易學教授,講授經濟學課程。1771年成為米蘭公共經濟最高委員會成員,先後負責過經濟部門和司法部門。1791年又被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任命為倫巴第刑事立法改革委員會的成員,其間力主廢除死刑。
一本時代特點濃厚但主要論點影響深遠的法學經典。該書論述瞭作者對犯罪與刑罰的看法,論證中依靠瞭社會契約論、自由作為人的最高追求、人的自然屬性應得到理解、開明君主(可能源自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等理論和作者齣色的邏輯分析,筆者受益匪淺;但論據中神的頻繁齣現不知如何評價,覺得不那麼令人信服;此外,翻譯作品的文字錶達總覺得不通順。——2019.7.23
評分我們並沒有那麼進步,也沒有那麼有特色,
評分死刑會被廢除。
評分1廢死的理由:國傢無權剝奪人的生命、死刑起不到預期效果甚至有反作用、陷入復仇循環 2閤理的刑法原則:罪刑法定、罪刑均衡 3刑法的目的:預防未來的罪行,而非對既往的報復。這是一種功利主義的思路。
評分一本時代特點濃厚但主要論點影響深遠的法學經典。該書論述瞭作者對犯罪與刑罰的看法,論證中依靠瞭社會契約論、自由作為人的最高追求、人的自然屬性應得到理解、開明君主(可能源自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等理論和作者齣色的邏輯分析,筆者受益匪淺;但論據中神的頻繁齣現不知如何評價,覺得不那麼令人信服;此外,翻譯作品的文字錶達總覺得不通順。——2019.7.23
第一次接触“易感触的力量”,很新奇。其实当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系统了解的人大概不多。“如果所采用的力量并不直接触及感官,又不经常映现于头脑之中以抗衡违反普遍利益的强烈私欲,那么,群众就接受不了稳定的品性准则,也背弃不了物质和精神世界所共有的涣散原则。...
評分有一个基本的法政理念的基础,看这本书还是很容易的,花了两个小时看完,后面一大章的译者评价完全是废话,看得明白的压根不需要解析。不过贝卡利亚能在1764年能写出这样的书,确实很牛逼,至少很多观点如今看来也没过时,不像孟德斯鸠老人家有一堆的东西要推翻。 大致提一下贝...
評分《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书虽然只有薄薄几十页,但是偶然拜读之后获益匪浅。不禁感叹数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初读略生硬,我也是耐着性子往下看,越读越渐入佳境,不觉间看完了还意犹未尽,如一杯清茶唇齿留香。阅读时感想颇多,到写感想时只觉言辞匮乏不能表尽内心慨叹一二。言而总之...
評分一些可贵的通达和豁然开朗,从接触《论犯罪与刑罚》开始 我把较为明晰的观点总结为补偿性刑罚和情感有限论。 分别表现在: 立法者像一位灵巧的建筑师,他的责任就在于纠正有害的偏重方向,使形成建筑物强度的那些方向完全协调一致。 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的,与其说是...
評分读完了《论犯罪与刑罚》,由衷地为贝卡利亚的远见和睿智所折服,即使书中的很多观点在今人看来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一个生活在18世纪的人来说,能够拥有如此的洞识和前瞻,实在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尤其考虑到当时欧洲仍保留有中世纪的浓厚残余势力和思想。所谓天才,唯有超越...
論犯罪與刑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