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张大春 写作 随笔 文学 台湾 理想国 散文随笔 散文
发表于2024-06-15
文章自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写文章,不要搞作文!
有感于家中孩子苦于应试作文及语文教育,更长期受困于各种不假思索的空话、套话和口头语,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创作新书《文章自在》,以七十余篇文章演绎文章之道,既谈他对文章写作和当前语文教育的看法,剖析常人习焉不察的种种说话恶习,也示范各种写作技巧。同时征引苏洵、鲁迅、胡适、梁实秋、毛尖等古今名家文章各一篇,进一步阐述文章妙趣、语言美好。
作文本是练习写文章,但在应试教育下的命题作文却与文章割裂开来:写文章,是我手写我口,是自主思想的训练;写作文,却是要揣摩出题人之意、应和题旨,学生往往编织语言疲于应付。文章本有法,可是真正让文章有妙趣、有神采、有特色、有风格的方法,非但不能经由考试鉴别,也不能经由应付考试的练习而培养。唯有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方可体会文章的乐趣,也才能培养一种随身携带的能力,而非用后即弃的资格。写文章,是一辈子的能力。
各级考试“诱导”考生学习作文所加强的,不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能力,而是用后即丢的资格。人们通过了考试,却会更加打从心眼儿里瞧不起作文这件事:以为那不过一个跨越时费力,跨越后却可以“去不复顾”的门槛;一种猎取功名的、不得已而施之的手段。作文,若不是与一个人表达自我的热情相终始,那么,它在本质上根本是造作虚假的。
如果不能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不过就是取法乎下而不知伊于胡底,到头来我们所接收的成果就是一代人感慨下一代人的思想空疏、语言乏味、见识浅薄。
——张大春
张大春
台湾作家,1957年出生,祖籍山东济南。
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
张大春的作品着力跳脱日常语言的陷阱,小说充斥着虚构与现实交织的流动变化,具有魔幻写实主义的光泽。八零年代以来,评家、读者跟着张大春走过早期惊艳、融入时事、以文字颠覆政治的新闻写作时期,经历过风靡一时的“大头春生活周记”畅销现象,一路来到张大春为现代武侠小说开创新局的长篇代表作《城邦暴力团》,以及开拓历史小说写法的《大唐李白》系列,张大春坚持为自己写作、独树风骨的创作姿态,对台湾文坛起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2008年、2009年,作品《聆听父亲》和《认得几个字》曾连续入选“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固然知道是带着镣铐跳舞,但这镣铐未免也太重了。张先生这本书,俏皮的地方不少,但格局真是不大。
评分谈写作的书里,算是踏实、精炼的一本。没有讨巧,也不矫情,字句段落之间足见作者功力。“始终尝试写作的人若失败,不能单归咎于运气,还得想想自己是否抱错了希望。”当头棒喝。阿弥陀佛。
评分写文章,不写作文。自己去寻找题目,从文字之中寻得另一种人生自由。
评分写文章,不写作文。自己去寻找题目,从文字之中寻得另一种人生自由。
评分像一次洋洋洒洒的聊天、吹水,前面还有些意思,后面就松散了,大春老师自在是自在了,兑水也兑水了,如果精编,估计可以砍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
一 张大春此书,因目睹莘莘学子苦于应对“作文考试”而发轫,谈及考试种种弊端,单刀直入、辛辣致命;讲起写作诸般技巧,有的放矢、娓娓道来。 七十多篇文章均短小精悍,不仅不空谈理论,更难得“以身示法”,每说一事,辄附一二例文,供学习者比照揣摩——今日之“作文教学者...
评分有评论说张大春是少有的既会谈论如何写文章,又会写文章的人,这本书就是完美展现了这一点 这本书门槛对我来说有点高,除了生僻字和复杂的词语,张大春的引经据典尤其让人应接不暇,比如经常从孔子就扯到了冯小刚。看完深深自卑于自己低劣的语文水平 书里很多章节我都很喜欢,...
评分月末不巧要将说明文类型的文集一次性攻克完,真得不易。期间数次开小差玩玩手机玩玩游戏,忍住好几次瞌睡虫的侵袭。正是因为这种讲义式的文章读的多了,只是一味拿来粗咽,根本连滋味和品相都来不及细品一二了。但我仍认定这是一本对写文章有兴趣又不知如何下笔的人有启发和帮...
评分一 张大春此书,因目睹莘莘学子苦于应对“作文考试”而发轫,谈及考试种种弊端,单刀直入、辛辣致命;讲起写作诸般技巧,有的放矢、娓娓道来。 七十多篇文章均短小精悍,不仅不空谈理论,更难得“以身示法”,每说一事,辄附一二例文,供学习者比照揣摩——今日之“作文教学者...
评分一直希望有本书讨论如何写作,认真分析写文章的技巧,不是给孩子看的、说烂了的“凤头猪肚豹尾”之类。所以发现张大春的这本书时,有点惊喜。有些文章读得吃力,的确存在像大家所诟病的"炫技”之弊。不过,能把汉语文字玩出这么多花样,看的人开了眼界。 这本书读之前要调整好...
文章自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