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法律 死刑 法学 法国 社会学 罗贝尔·巴丹德 社科 我想读这本书
发表于2024-06-16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再现法国废除死刑全过程的真实记录,
支持废除死刑,就是在支持杀人犯,对付受害者吗?
在那些已经废除死刑的国家里,暴力犯罪率上升还是下降了?
法国前任司法部长巴丹德以充满激情的文字引导读者重新思考有关刑罚、人性、社会等问题。
本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一位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律师致力于为众多死刑犯辩护,其中不乏那些最邪恶、最无耻的坏蛋,他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保存他们的性命而千方百计说服法官和陪审员。即使法庭被愤怒的民众包围,他每次只能从后门离开;即使受害者的家属向他扑来,指着鼻子骂他;即使他的小儿子都不解地问:“你喜欢那些杀害小孩的凶手吗?”
罗贝尔·巴丹德,一位为了废除死刑不懈斗争的战士,他的个人经历忠实记录了法国废除死刑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是西欧最后一个仍在执行死刑的国家,巴丹德为了终止这种古老的血腥刑法而不断奔走疾呼,他成了废除死刑的象征。在密特朗上台后,巴丹德担任司法部长,在他的全力推动下,死刑在法国终止了!
这本由他亲自撰写的著作,再现了一个个人命关天的案件,一次次扣人心弦的庭审,以及政府内部不同派别围绕死刑问题的角斗,充满激情的文字引导读者重新思考有关刑罚、人性、社会等问题。本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罗贝尔·巴丹德:法国律师、政治家、作家。在法国,他因坚决支持废除死刑而闻名。他在弗朗索瓦·密特朗担任总统任期内任司法部长,促使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案,从法律上规定死刑应予废除。罗贝尔·巴贝德还是众多历史和政治评论文章和书籍的作者,如《自由、自由》《一位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与其夫人伊丽莎白·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国监狱》等,其中《为什么要废除死刑》一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罗贝尔完整地呈现了法国废除死刑刑法的过程。很难去评价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只能说开开眼界或者是引发对人性的思考。死刑的本质其实也不过是以死抵死的报复。死刑的建立和废除本身就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用法律本是想更好的管理人类社会,如果我们用死刑去制裁一个犯罪者,本质上我们也是犯罪者。
评分wzj
评分“最终,在各种各样的话语背后,始终树立着不可动摇的、古老而血腥的、以牙还牙的报复法则。执行死刑的过程中始终有赎罪的牺牲:以死抵死,以平息诸神的愤怒,而这愤怒不过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痛苦的映射。” 这话是真够“理性”,但是换句话说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作者到最后也不过是利用政治力量绑架立法才实现了死刑的废除,而且书中展示的法国国情与中国相比更是大相径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死刑在将来或许能废除,但绝不是现在。 另外书名严重名不副实,全书一直在说废死的过程,原因少有提及。
评分越读越气愤的原因有两点:1)书名与内容完全不符,完全没有论述“为什么”,2)standpoint totally different以至于所有的argument我都不接受。。不过冷静的想想,应该多读读让自己气愤的书
评分书名太误导
被书名吸引,还以为是一本咬文嚼字、枯燥乏味般探讨、分析为什么要废除死刑这一问题的专著,结果只是一本详细记录法国废除死刑的过程。而我对此的兴趣,来自于作为一个天真地死刑支持者,在有一次读到加缪反对死刑的论断时产生疑惑:为什么他们会反对死刑呢? 本来是越来越失落...
评分没有多少法理论证的书,是讲怎么废除死刑的历程,而不是为什么。附上思考: 死刑废止的思考: 支持死刑的论点: 1.对犯罪分子起惩戒作用 2.防止犯罪分子危害社会的最强手段 3.提高犯罪成本,对社会的潜在犯罪者有警告作用 4.减少国家养罪犯的成本 5.为国家民众建立社会正义的信...
评分 评分那是遥远的1914年,加缪的父亲要去看对杀人犯的行刑,这个杀人犯杀了一个农民的全家。加缪的父亲对这个杀人犯怒不可遏,有生以来第一次要去亲眼见识下砍头。天不亮,就兴冲冲地爬起来,大老远赶到了行刑的地方。然而行刑结束后,“他冲进家门,表情扭曲,话也不说,一...
评分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可能因为平时电视(?)里新闻里播得多一点的中国啊美国啊日本啊都是直到2018年都是有死刑的,我读这书的时候有点震惊,原来70年代的法国就已经是当时西欧国家里唯一存在死刑的国家了啊。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看书看得怀疑自己。 可能因为平时电视(?)里新...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