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考古 青铜器 林巳奈夫 艺术 日本 海外中国研究 先秦史 历史
发表于2024-06-16
神与兽的纹样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距今五六千年前,国家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取悦神灵和赢得战争。
中国人相信祖先的神灵掌握着人的命运。青铜器上面目狰狞、肃杀威严的兽面纹饰成为反映人们意识心灵的重要符号。
日本著名青铜器专家、京都大学教授林巳奈夫采撷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代至隋代的玉器、青铜器、画像石和瓦当上的兽面纹、人面纹,对它们的形成与变化、形式特征与象征意义等进行了系统介绍。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的互照,配合精美插图,从细微之处对青铜纹样的历史文化意义与艺术审美价值进行了综合性的展示。
林巳奈夫(1925~2006),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文学博士。系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东洋考古学会及日本学士院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考古学,专攻青铜器研究,从事中国出土文物的鉴定、审评、年代鉴别、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利用考古类型学理论对铜器、玉器进行分析,并与甲骨文、金文及中国古代文献相互参证,颇受考古学、古文字学、神话学、美术史学者关注。
感觉日本人研究的不太深入也不太严谨。自己画的插图也有点丑。排版经常图文要翻前翻后。作者的结论经常出的莫名其妙。还时不时冷幽默一把。越往后看觉得作者脑洞越大。有些地方有错。买的时候被封皮的Tiffany蓝骗了……优点;非常浅显,扫盲很好。然而,还是应该看我天朝的。这都写的啥呀……看着一点也不专业。1、披头散发没穿衣服的都是神;2、复合兽面纹。
评分作者的学问我不敢质疑,但这本书的质量,我真的不敢恭维。同样类型的文字,李零的《万变》图文编排的十分合理,读起来相得益彰,而本书编排十分混乱;单就文字内容来说,零零散散、流水账般的叙述实在是缺乏条理和系统,傅熹年关于古建筑的论述虽然太过专业,但读后令人“不明觉厉”,而此书读后竟令人“不知所云”,大概还是我的层次太低了。我想外来的和尚真的未必会念经,国人还是要洗净自己的双眼,好好看一看究竟。
评分哈哈哈,以前一直好奇饕餮纹,终于自己手拆了新书,除了对神明的敬仰,还因为不想在汤里喝到虫子,所以需要猛兽来镇戍,不置可否。
评分错字和页码扣一星
评分用“蕝”的共性把殷周青铜纹样和良渚玉器纹样相联系,羽毛代表光芒、眼睛代表太阳,再和“幻日”气象现象相联系,再将玉综的内孔精加工工艺和其祭祀用法和意图联系。如再用“蕝”和“白茅”的礼制进一步联系,则可见更多。
这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研究青铜器纹饰的一些感想及感受的汇总,个人认为本书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告诉读者这是什么,而是引起读者的思考。虽然本书并没有多少结论性的描述,但是,一些内容很值得引起再思考,林先生似乎只是给出了一种猜想,但这已经够了,若能“抛砖引玉”,就算此...
评分名头很响的作者。 内容非常不理想。 作者自己“画”的线图,完全是一塌糊涂,根本没法子跟中国考古绘图的专业技工比。你要画图做个例子,至少画明白点,这要求也不过分。 外行人看热闹,可是,外行人大概也不知道他这书里好多胡说八道的铁硬错误。在日本,行家就那么回事,...
评分林巳奈夫先生的这本书以青铜器的纹样为主题,扩展到良渚等玉器纹样的讨论,对于太阳崇拜和祖先宾天的解读还比较让人信服,对于蕝的解读也颇有新意,但将虎以外的动物形象都解读为族徽过于绝对,逛了动物园就用马来貘来解读二里头出土的玉牌有点随意了,而后面通过观察乌鸦起飞...
评分经过几天的努力,将《神与兽的纹样学》一书简单翻过一遍。这是我看的林巳奈夫先生的第一本著作,发现并不如预期的那样精彩。 首先,副标题为“中国古代诸神”在书中并没有清晰的探讨,除了在介绍青铜器纹样时简单提到的如灶神髻、水神川蜷等等之外,没有提及过多的古代诸神。 ...
评分青黄色的封面,清新的装帧风格,在书店里非常抢眼。刚好前一段看了不少关于早期中国的展览,正好有兴趣一读。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中国古代诸神”,书中主要研究中华文明早期青铜器纹样——动物纹的各种特征以及含义,历史演变等等。本书多图,有藏于世界知名博物馆的文物照片...
神与兽的纹样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