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育儿 教育 亲子 心理学 习惯养成 儿童 我想读这本书 成长
发表于2024-06-20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你不知道啊,就算我使劲催,他也要把作业拖到非写不可的那一刻,真是让人崩溃……”
“看着他慢吞吞的磨蹭劲,我真想把他的笔抓过来自己写,我怎么生了这样的孩子啊……”
“各种方法都试了,物质奖励、威逼利诱,但他就是不行动,真拿他没办法!”
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挖掘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因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
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
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书中所有的诀窍,都是亲子沟通的重要跳板,让你和孩子的感情更加亲近,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童利菁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殊教育硕士,主修情绪障碍。
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老师、高中主任辅导教师。
作者辅导过各类“问题孩子”,有些孩子是生活或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有些孩子则是有特殊障碍。但不论问题简单或复杂,作者永远正向看待每个孩子,并且经常提醒家长,教养孩子不能求快,一见到孩子的缺点便用力批评、纠正,而要把眼光放远,以目标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教导。只要父母肯下工夫,没有无法解决的难题。
我是带着疑问和自己的童年开始读这本书的,为什么会拖延,拖延的借口是什么,有改变拖延的欲望吗,为了改正都做过哪些努力,这本书可以给我一些什么更好的方法和指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本书的方法论或者事例中得到解答,但是每一个人会有相同的缺点需要改正,然而同样种方法并不能在不同的孩子自身上起到同样的效果。要做到真正的克服拖延,唯一相同的就是赞美鼓励,为孩子合理规划制定规则化整为零,其余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要真正了解需要调整拖延的个体的性格和心理需求,因人而异。
评分意识到使劲催还是有问题,要告诉小朋友怎么做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则是,它让我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不敢称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母亲,但是我敢说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母亲。
评分观点散乱,方法笼统,缺乏操作性。有些观点我甚至怀疑其正确性。感觉整本书是作者臆想出来的,而不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
评分喜欢
再过一个月,我的小宝宝就要来到这个世界。我很恐惧分娩之痛,但更让我恐惧的则是怎么让他长大了不怪我。 这个心理阴影大部分来自我和我爸长期的拉锯战。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很困惑一个问题:我爸到底爱不爱我?因为,很多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纠结的,不明确的,我问过好...
评分 评分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所有家长都面临的问题,并且许多问题都变成了难题。初为人父之后,我也常常被孩子的教育问题所困扰。面对孩子表现上不如意的地方,常常是焦虑、暴躁和自责交织着,既有对孩子教育无能为力的感慨,也有发怒后的自责。而伴随孩子慢慢地成长,孩子在成长中...
评分磨蹭、拖拉、不能准时,这些行为现在被统一称为“拖延”。从行为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明明自己能做到的事却故意磨蹭着拖延不做,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缺乏动机,不愿意做这些事;二是惧怕结果,害怕事情结束。面对孩子的拖延行为,有的父母主观地排除了孩子是因为不会做这些事而拖...
评分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