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杜威 历史 书信 中国近代史 中国 日本 史料 教育
发表于2024-06-20
杜威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19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携夫人到访日本与中国。本书收录的正是他们在这一年写给美国家中孩子们的书信。杜威夫妇讲述了他们在这两个东方国家的所见所感,这当中既不乏一些有趣的历史细节,更有杜威对两国时局的深刻反思。尤其重要的事,杜威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所亲历的五四运动全过程,生动呈现出了这一事件给当时的中国掀起的巨大影响。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长期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曾于1919年来华访问,时间长达两年零两个月,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
爱丽丝·C.杜威 (1859-1927),杜威妻子,188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曾协助丈夫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后因病去世。
emmmmmm书本挺精致的。不过(作为史料or作为著述)信息密度实在是低,真的就是家书啊,写给家人的。从结果看,杜威本人写每篇家书时并没杂念。
评分考g期间读的第一本英文原著,特意选择了杜威。其实很好读,而且算是明白了gt为什么要考这么多花草鸟兽的名,原来是不识虫鱼鸟兽之名,无以言。 在日本时对礼节的赞叹,对日式蹩脚英语的嘲笑,各种看剧;到了中国就马上显现出哲学家的深刻,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担忧,对腐败时局的痛恨,五四期间的所见所闻。 还和孙中山特意交流了下,记得那时在阳明书屋,当我看到知难行易的时候,大为触动,这里也详细讨论了下,果然,杜威还是没有让我失望。
评分译文十分流畅,感觉比很多专业搞翻译的都好,注释简直良心。杜威对中国的感受确实是研究五四时期的重要史料。但我同时对另外一个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就是同是日本和中国为什么会形成两种差异巨大的文化性格,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近代史。
评分1919年在日本初春后79天,由涩泽荣一邀请在东京奈良京都镰仓等地演讲考察,对日本戏剧和艺术家有观察,日食特点尤其是服务之好认为是最文明的国家,日本是面子工程专家,观察到民主制氛围浓郁而传统势力也强大,过快发展和资源贫乏导致两股势力对决将撕裂政坛,批判美国达到遏制自由主义的目的;期间的三一运动是朝鲜国王死亡掀起的游行。5月1日到中国,受到留美委员会胡适蒋梦麟陶行知史量才等欢迎,了解五四运动,后见到孙中山,分析日军图谋中国,强行借款和采煤等经济控制中国在张网,而英德只顾自己;圣约翰大学学生与校长冲突,杭州城墙正在消失和失学儿童多;南京贡院也正拆中,北京的颐和园碧云寺和学生游行,尘和灰多干,是蜂箱社会,清华学校北京饭店协和医院北师大初起崭新,巴黎和约未签字消息,8月去南开,保守主义是智慧和辩证。
评分一枚简单的五四运动现场切片,让人感动振奋至今。可能是一种基于汉族文明的认同感让我亢奋激烈,我知道它并不依附仅仅一朝一国,不论 ROC 或者 PRC,它是像所有日本人都服膺尊重的天皇那样的存在,其他中国人大约也是这样,这是一种超强势的凝聚力。
你走进寓所附近街角的一家普通的面店,尝试了三种面,汤里放了荞麦,配上炸虾。窗外,电灯照得路上很亮。你由衷地感叹,这里不过是很普通的一家店,却比任何一家最好的美国餐厅还要干净。这个国家干净到你觉得可以在任何一处的地板上吃东西。你发现在这个国家礼节是如此的普遍...
评分1919年10月20日,杜威60岁生日,恰逢孔子生辰。北京教育界为杜威举行了盛大的生日晚宴,蔡元培有言:“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博士的学说,很有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全集第三卷P349)。后来,杜威博士甚至...
评分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这一天,杜威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我们在中国睡了一晚,但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印象,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多半是因为舟车劳顿,5月1日的这封家信写得并不长。这一天的杜威大概也绝...
评分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这一天,杜威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我们在中国睡了一晚,但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印象,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多半是因为舟车劳顿,5月1日的这封家信写得并不长。这一天的杜威大概也绝...
评分你走进寓所附近街角的一家普通的面店,尝试了三种面,汤里放了荞麦,配上炸虾。窗外,电灯照得路上很亮。你由衷地感叹,这里不过是很普通的一家店,却比任何一家最好的美国餐厅还要干净。这个国家干净到你觉得可以在任何一处的地板上吃东西。你发现在这个国家礼节是如此的普遍...
杜威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