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日本 社會學 小熊英二 日本研究 社會 社會運動 文化研究 曆史·政治
发表于2025-04-05
改變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今天的日本到底在發生什麼?所謂的改變社會到底是指什麼?
社會會改變嗎?又如何去改變?
想改變社會的人可能很多,但又並不認為真能改變社會。即便選舉時去投票,即便自己當選作政治傢,但如此就能改變社會嗎?這樣想的人應該是不在少數。
從中,可以窺見這樣的一種心情:有改變當前社會之心,卻並不認為交給政治傢就可以。既然自己參與也不會改變,於是就不參與政治。另一方麵,當看到示威遊行暴發時又會想,或許……也不是不可能……
社會,會因遊行示威而改變嗎?經常有報社記者問我,“遊行示威,又能改變什麼?”“相較於遊行示威,投票不是更好嗎?”“不組建政黨將手無縛雞之力不是嗎?”
似乎很多人認為,去投票,選齣議員、政黨,通過法律,這就是改變社會瞭。但就如本書中提到的,這不過是誕生於18世紀至19世紀的近代代議製民主主義思維,若死報不放,思路未免狹隘。
那麼成立非營利組織呢?創業呢?革命呢?是不是就能改變社會瞭?但這些也依然稍嫌狹隘,都不過是近200年來齣現的老套路。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在迴答之前,我們有必要搞清楚,今天的日本到底在發生什麼?所謂的改變社會到底是指什麼?而這本書,就是要從曆史的,社會結構的,或思想的層麵,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
小熊英二,1962年齣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國際社會科學專業博士。現任慶應大學綜閤政策學係教授。著述頗豐,有《1968》《民主與愛國》《日本人的境界》《單一民族神話的起源》《所謂日本》《我們現在在哪裏?——小熊英二時評集》《東北重建》《從邊境開始——東京/東北論》等。
驚人地濃縮瞭近代以來西方思想史。看的時候,像是看新時代的《蘇菲的世界》,不過更多瞭對當下、對自己國傢日本的反思。標記頁146“但在文藝復興前後,這一認識發生瞭變化。此前,《聖經》中神的‘道’是這樣寫的,現世中的現象隻是神道的反復齣現,即人們的思維是演繹式思維。與此相反的,齣現瞭通過反復觀察塵世現象抵達真理這一歸納式思維。一般認為,近代科學就是由這裏誕生的。”演繹→歸納(近代科學)→質疑個體存在(現象學),即近代以來,主體對客體加以認知→質疑個體存在(主體與客體,“我”與“你”並非事先存在,而是在“意嚮性”作用下事後建構),個體論→關係論。(頁189)藉此,理解瞭為什麼牛頓在熱衷科學實驗的同時,還癡迷於煉金術;也明白瞭為什麼20世紀以來人們對一切不確定,而癡迷於內心探索,齣現“第三條道路”。
評分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戰後的日本社會以及社會運動,核電問題,日式工業社會以及1960年反安保運動、1968年全學共鬥會、2011年反核遊行等社會運動,民主主義等。第四至六章是獨立的章節,簡明扼要的講述瞭從古希臘直接民主到近代笛卡爾與牛頓的思想一直到現代政治社會思想種種。民族誌方法論應該翻譯為常人方法論。第七章講述瞭社會運動的理論以及實例。果然還是要吃火鍋纔能解決問題啊,哈哈哈。
評分翻譯可惡。為瞭“促進和諧”的改動不說也罷,還缺漏很多正常內容,還鬍亂調整段落安排,還把博弈論譯成“(競技)遊戲理論”。本來是更精緻流暢的一本普及讀物。幸好讀書會上大傢反映說還是好看的。
評分太乾淨利落瞭
評分很好的政治思想史入門書籍 作者的文筆也很有日式冷幽默#小熊君可是個穿緊身牛仔褲的搖滾中年呢#
参与者(豆瓣号): @密涅瓦的瓦 @すういん @蓝胖 @堂本栞 堂本栞: 小熊这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日本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运动的历史;民主的来源及其现在的局限和危机;21世纪如何开展社会运动。让我来提两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第一是从社会结构,结构变迁来解释一些社会问题。...
評分- 這是一本超越了我期待的一本書。 - 約莫14年前後, 香港開始有些評論介紹小熊英二這為學者, 主要談反核運動或福島地震後日本的新社會運動。這本書2015年底於台灣出版, 不久即傳來香港, 有同學在看, 老婆也很早就買了看了一半, 放在書架上。 - 由於社會爭拗的無力感, 對這樣'...
評分 評分参与者(豆瓣号): @密涅瓦的瓦 @すういん @蓝胖 @堂本栞 堂本栞: 小熊这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日本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运动的历史;民主的来源及其现在的局限和危机;21世纪如何开展社会运动。让我来提两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第一是从社会结构,结构变迁来解释一些社会问题。...
評分近年在日本,社会大众对当前自民党一党独大这一政治格局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核电危机、战争立法、贫富分化等问题触动着每个人的神经。2011年反核电运动、2015年反安保法案修订,以及今年5月刚刚发生的反共谋罪立法游行,各自都聚集了上千万市民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无视民意与...
改變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