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罗兰·巴特 哲学 爱情 结构主义 法国 符号学 法国文学 文学理论
发表于2024-07-03
恋人絮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恋人絮语》是罗兰·巴特于197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设了一门讨论课。这门课以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为分析对象,和青年学子们探讨恋爱百态。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这本书里被罗兰·巴特拆解成各种情境:嫉妒、疯狂、困惑、焦灼、无解、绝望、相思难耐、旧病复发、轻生之念…
这门谈情说爱的讨论课,聚焦点不是文学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恋人的倾诉方式和喃喃自语。两年后,巴特将自己的情感轨迹和心路历程融入到这种分析里,发展成一种新的文体,1977年付梓成书随即风靡西方,被译成近三十种语言,并搬上舞台演出,成为一代思想家罗兰·巴特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知的著作。
本书作者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融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显示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他撷取了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构成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出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多思绪,剪不断,理还乱。而以往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反思”却显得迂腐、浅陋,这正是结构主义要证实的。
罗兰·巴特,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被认为是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有才华的散文家。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其影响所至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纸张差了些
评分是《少年维特》的解读本啊。我觉得看了这些絮语如果没有获得共鸣就坏了,就说明你根本没体验或思考过爱情这码事,所有这些话都是琐碎而富有逻辑的感性解答。只有法国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东西吧。
评分Todd说拍Carol时他读了恋人絮语,于是我在阅读时得到的不仅是阅读的经验,自身经历的回溯,还有电影细枝末节的重现。语言太美妙了!(虽然我如果妄图肯定恋人的瞬息万变,就必须承认言语的无用)好想学法语!(就像说好想你一样,不具备任何行动的力量)。这本书适合身处狂恋中的人(Don't you know I love you?),或任何一个生活独立情感依恋的人( "我爱你"萦系在我的心头,但我守口如瓶。)毫无疑问,恋人就是你在读这本书时经常想起的人。我很庆幸几年来我一直在读着它(从睡前到坐地铁、等人、等车、等电梯、出入出入境、失眠、和分别的这个清晨,无所不在的生活间隙),比我读的任何一本书都更有耐心,就像一场漫长的恋爱:既不狼吞虎咽,也无始乱终弃。
评分年前读完的书,随身带了好久每天看几页。这样的译本读起来是比较吃力的,不能完全感受到作者“只可意会”来的文字。只记得一句形容恋爱的人的状态:Larvatus prodeo ,拉丁语,意为“戴着假面前进”。
评分如果写《恋人絮语》时的巴特是“实实在在”的恋人,那我们恐怕也就读不到这部作品了。
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却无法让人定义的书。就像书名所显示的那样,它没有理论话语的漫漫征途却不乏深刻洞见。他貌似体贴的将恋人的心态和言语的方式安排成了这本书的结构方式,然而其后却不乏嘲弄。他用一种开放式,流动的,无定向性的言语方式开始了他对爱情的胡言乱语。
评分罗兰.巴特,一个混蛋型的男人——这完全是任性的胡扯淡,当然我是不认识他的。 年轻的时候——比现在更年轻的时候,无法进入《少年维特的烦恼》,并非要和大师取得一致,罗兰巴特也并非因为不能进入维特的世界,才有了《恋人絮语》。关于维特,我还是很喜欢的,因为他饱和,没...
评分年年作一个恋人 年年拜读一次你 每一次重读。都是一次侥幸。一个猜测。一局本垒打。一瓶安定剂。直到那些惊叹与诧异、精确的灵犀与误读、在无数个重叠和嫁接之后走向更多的盲点,直到你的字句它们开始隐藏在我的经验背后,实践出我预见中的直觉。它惊人的吻合。我再也无法相信...
评分如果不是爱上一个人,目之所及的一切都让我想到某人,我大概永远不会翻开这本书来读;我在无时无刻不在等待,以至于对电话铃产生幻听的情况下翻开的第一页,就被击中了——“谈不上是悲还是喜,有时我真想让自己沉浸在什么里面。今晨,天气阴沉沉,又透出几分暖意。我惆怅极了...
评分" Le coup de foudre est une hypnose : je suis fasciné par une image (...) L'épisode hypnotique, dit-on, est ordinainairement précédé d'un état crépusculaire : le sujet est en quelque sorte vide, disponible, offert sans le savoir au rapt qui va le sur...
恋人絮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