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E.M.福斯特 同性 英国 英国文学 同性恋文学 小说 文学 LGBT
发表于2024-06-27
莫瑞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E•M•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莫瑞斯》创作于作家的全盛时期,可因为涉及同性爱,一直在作家身后的一九七一年才出版,成为这位小说大师最后公开出版的长篇小说。这部同性爱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早已进入文学经典的圣殿。
莫瑞斯和克莱夫在青葱年岁于剑桥相识相恋,可是三年的相知相守后克莱夫却选择了仕途,娶了位贵族小姐,将这段感情生生离弃。仍旧坚守的莫瑞斯几乎精神崩溃,濒于自杀,在绝望中终于遇到不顾一切爱上他的猎场看守阿列克,真正的爱情使两人艰难地突破了阶级差异和社会禁忌的双重禁锢,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也成为影史经典。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被母校聘为荣誉研究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莫瑞斯》(创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两部短篇小说集《天国公共马车》(1911)和《永恒的瞬间》(1928),后合为《福斯特短篇小说集》(1947);以及广受好评的小说评论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原为在剑桥大学的系列演讲)。
福斯特作为小说家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他将各种典型性格人格化的高超能力、他对于人性中卑鄙与高贵间激烈斗争的出色描绘、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圆形人物”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明晰风格。作为著名人道主义者的福斯特在作品中高举“理解”与“同情”的大旗,强调精神与物质之间、人与人乃至不同的民族之间“只有连接起来”,人类才有希望。
福斯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饱含幽默和反讽,既有精巧严整的情节,又极富象征乃至哲理意味,将艺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地融为一体。福斯特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每一个句子都不能与上一句进行逻辑上的贯连,这是翻译的严重过失,强行造成了一种可笑的散文式的语言。情节是好情节,建议直接刷原版。
评分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文洁若的英译风格和日译相比峭峻许多,可能也是福斯特本人的风格,洞察,冷然,以及清冽。其实应该先读书的,电影里的clive是休格兰特欸,于是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情深不寿最后将就的故事(不过clive到最后对maurice到底抱的什么情感,好难定义)好在隔了几年才过来看书,这还是一个很好的结局,莫瑞斯在保守立场的同时,蜕化得主动,果决以及更为聪慧。当然如果看成单纯的言情书未免太浅,还有一些更深入的,比如灵与肉之间的探讨,包括clive为什么“突然”转变,过些时候再读一次。
评分被翻译耽误了
评分被翻译耽误了
评分在“肮脏”与“自我”间徘徊的莫瑞斯比“迟钝”于克莱夫的、刚刚自我觉醒的莫瑞斯更吸引人。美丽的唤醒古希腊意识的艺术品。
我很喜欢福斯特的风格,有种非常含蓄,压抑的美感,就算他曾经写过散文分析批评过英国人这种隐忍克制的表达方式,然而他老人家身在此山中,毕竟未能免俗。相比于某些作者洋洋洒洒似乎要从书里溢出的情感,福斯特将他的真心所想用隐喻,用梦境,用象征,用伏笔安排在书的每一处...
评分(究竟是多么精神分裂我才能撸出这么一篇东西。) A:福斯特文笔让我想到小时候过家家、 B:怎么说? A:萌点就藏在文字里。就像小时候拨开草丛找红色的果子,时不时就会觉得很惊喜,咦,这边有一丛,咦,这边有好几丛。 A:而且,草丛本身也是可爱的。 B:对,他的对话有时候...
评分 评分在我的印象中《Maurice》的文本很平淡,绝没有James Ivory改编的电影来得吸引人。 最大的原因是在James Ivory一向唯美的电影画面下EM Forster(E.M. 福斯特1879-1970)的文字显得过于平实,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没有俏皮的对话,也没有旁征博引,所以在知道故事情节后再读小说...
评分这本书的英文版我很长时间以前就已经下载下来,一直在电脑里面放着。到了Harvard这边了以后,每天除了上课以外有很多时间空下来,可以自己安排任何想做的事情。恰好前几天电脑又坏掉无法立刻得到修理,所以就干脆借来了这本书,花了几个晚上读完了。 一、关于人物 废话不多说...
莫瑞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