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美食 陈晓卿 美食文化 随笔 饮食 人文 吃货 舌尖系列
发表于2024-06-18
至味在人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
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陈晓卿
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
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后,入职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1991年开始拍摄和制作纪录片,作品有《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等。
2012年,领衔制作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关注,后陆续在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年度话题。
因对各种食物不加挑剔的热爱,且热衷搜寻平民美食,朋友戏称为“扫街嘴”,十余年前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文章,《至味在人间》一书即此前文章的首度精选结集。
看完就觉得在北京白呆七年了
评分有嚼头。记下了好多店,回头去吃。
评分休憩344th,读罢梁实秋汪曾祺,食话书籍过眼再多也不过是千帆过尽斜晖脉脉,强如唐鲁孙也只是吃得广吃得多,囿于文笔表现力很少能写得把我馋到,遑论当代沪上那几位半吊子。美食纪录片第一人黑胖子陈晓卿这本书却无限接近五星,当然绝对不是他的文笔直追梁汪,而是这厮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活在我生活的年代我生活的城市,他老实不客气的点了京城数十家馆子,我去过其中三五家,如果其他数十家能和我去过三五家相比那真是我辈饕餮之福!沈宏非自己写东西不太行这篇序却着实抓得住妙谛,陈胖子的吃法乡土市井,小馆子的灵光一闪远胜大酒店的珠玉满堂天花乱坠,也正契合书名,至味在人间。谁人不知庙堂之上并无市井百态,更远离红尘俗世,是绝对的非人间,我辈升斗小民自有至味自娱。只可惜北京扒墙拆屋之后,深巷香酒,只怕大多要去河北寻觅了。
评分特别接地气,跟他拍的舌尖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看他文章里出现熟悉的饭否、杜拉拉、垂杨柳麻辣烫,再看文末落笔时间大都是09、10年,才惊觉竟然来北京已经过去这么些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最后,“最好的美食文章是汪曾祺留下的,每一篇都值得反复读”—完全赞同。
评分在手机上看的电子版,可以看,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因为看一本书就一定要看完的强迫症看完了。好处是陈晓卿的饮食爱好和习惯其实都非常平民化,看着不大隔膜,有一点亲切感的。
辑一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一坛酱,四十年:皖北酱豆、西瓜酱。 荤腥的妄念:大别山年糕、腊肉;北京烤鸭。 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安庆炒米配鸡汤。 魔蛋:皖北皮蛋。 一碗汤的乡愁:皖北SA汤。 父母大人的饮食偏好:日本的马刺、蜘蛛蟹。...
评分【札记】 追《圆桌派》的时候看到晓卿老师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地用醇厚的嗓音描述着他追寻的美食,时不时甩出几个黑色幽默,便一下子就被圈了粉。就像蒋方舟说的那样,我也是一个不太有味觉的人,尝不出食物好赖。不挑食不偏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所以在我心中...
评分 评分 评分至味在人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