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築學概念的延伸——環境建築學
一 什麼是環境建築學
二 宏觀建築學——城市設計與規劃
1 整體城市設計
2 宏觀城市設計
3 先鋒派建築師對城市規劃概念的新解6
三 建築師在環境設計中的角色
四 微觀建築學——室內設計、傢具、陳設和細部裝修
1 室內設計
2 陳設和傢具
3 環境標誌和細部裝修
五 建築設計中的極少主義環境觀
六 環境情結,心由境生——由房間、空間到環境
第二章 大地網絡建築學
一 重構大地
二 城市空間網絡的特徵
三 地形建築
1 地形建築的形態特徵
2 地形建築的設計策略
3 模擬地形,操作大地
4 地理學和拓撲學的綜閤運用
四 沒有建築的建築空間
五 共生、網絡、生態
第三章 建築有生命——生態建築學
一 生物學與建築學
1 城市是生命的有機體
2 建築有生命
3 環境設計中的生態理論
二 皮與骨有機生態建築
三 建築錶皮的感知
1 錶皮圖像化
2 錶皮的復雜化與生成
3 錶皮的媒介化
4 錶皮的非物質化與透明
5 錶皮輕質、編織化
6 錶皮的深度化、材料異質化
四 生態仿生結構
1 仿生結構
2 充氣結構和氣幕結構
3 仿生的蟲網停車場
4 錶現生命景觀的仿生抽象雕塑
五 新陳代謝派與生態建築新潮
1 新陳代謝派
2 生態建築新潮
第四章 大自然中生成的城市與建築
一 城市與建築的生態可持續發展
1 中國古代“天人閤一”的生態觀
2 城市與建築生態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建立
3 城市與建築設計中的生態學原則和方法
二 氣候效應與風水理論
1 氣候生成建築
2 頂棚下的城市
3 氣候與風水
三 設計從土從石
1 建築形態地景化和土地資源
2 擴展建築空間的途徑
3 開發地下空間,發展覆土建築
4 設計從石
5 石材錶層的質感肌理和色彩
四 風環境——聽其聲入其境
1 流動的風
2 風環境與小氣候
3 設計從聲
五 光空間和水場所
1 光構成第四度空間的時間性和情感錶達
2 光空間中的暗示與過渡
3 光影塑造和光的語意
4 閃爍的光綫和空透感的簡素之美
5 光與色
6 從水設計
第五章 園林城市主義
一 園林景觀概念的更新84
二 從園林景觀規劃到園林城市主義
三 從風景陪襯建築到建築陪襯風景
1 從環境藝術到地景藝術
2 陪襯風景的木頭空廊和木屋
四 綠色建築
1 什麼是綠色建築
2 綠色建築技術
五 有生命的城市綠道、藍道、斑塊、廊道
1 綠道網絡
2 生態過程與斑塊
3 生態廊道
4 大自然中的氣泡組團
六 工業及農田景觀
1 工業景觀
2 城市農業、城市果園
3 稻田中的麯綫公園
七 錶現生命景觀的果園小品
1 人和生物圈
2 鳥園公寓
八 錶現生命景觀的園林小品
第六章 建築學中的文化情
一 建築是文化的存在
1 城市與建築的文化特徵
2 文化符號與文化景觀
3 建築與文化
4 大地的文化脈絡與建築
5 仿冒文化“歐陸風”,中西融閤不是大雜燴
二 建築是曆史的存在——尚古與懷古
1 城市與建築的曆史背景
2 城市曆史的重要見證——北京古城的變遷
3 在懷舊中暢想——曆史拼圖
4 保護、維護、重建與更新
三 建築是傳統的存在——傳統與現代
1 傳統與追憶
2 傳統與設計
3 文脈的源與流
4 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
四 城市與建築的文化象徵與形式?
1 城市與建築的文化象徵
2 城市與建築的文化形式
五 中西建築文化的雜交與提高
1 崇洋與懷古
2 中西建築文化雜交所麵臨的問題
第七章 人和建築的情感交流與對話
一 建築學之外的建築符號學
1 文字與圖形語言
2 暗示與陳述
3 外延和內涵
4 形象、標誌、象徵
5 轉義
6 句法
二 建築學之外的建築心理學
1 建築符號的心理意象
2 建築心理學與空間限定
3 行為心理學與建築學
4 視覺心理學與建築學
三 悲情與懷念,情事節點與親密空間
1 悲情與懷念
2 情事節點與親密空間
四 關懷與友善,友情與交流
1 關懷與友善
2 友情與交流
五 商事節點,生活中不能沒有熱鬧
1 商事節點
2 生活中不能沒有熱鬧
六 愉悅與歡樂,趣味與幽默
1 愉悅與歡樂
2 趣味與幽默
七 沉默與反抗,瘋狂與憤怒
1 沉默與反抗
2 瘋狂與憤怒
八 城市的錶情和冥思苦想的空間
1 城市的錶情
2 冥思苦想的空間
九 舊地重遊,化為夢境
1 情調效應和對老舊的懷念
2 “小巷探幽”化為夢境
十 人和建築對話
1 建築作品中的情感與記憶
2 “看見又沒看見”的無名墓地
3 人與石頭、古亭對話
4 建築和大樹對話
5 新老建築對話
第八章 建築與美
一 建築是後審美藝術,還是審美藝術的先鋒142
二 是建築又像雕塑,是雕塑又像建築
1 是建築又像雕塑——作為雕塑藝術品的建築
2 是建築又像雕塑,是雕塑學建築還是建築學雕塑
三 現代建築從裝置藝術走嚮地景藝術、環境藝術
1 雕塑與建築嚮新的空間挑戰
2 環境藝術、地景藝術嚮時間與空間的擴展
四 動勢之美與流體結構
1 現代藝術中動的因素
2 流動空間與動感視覺
3 流綫空間中的動感視覺
4 建築是時間的機器
五 虛幻空間,光影之美
1 光作用於材料的動感立麵
2 建築立麵轉化為光的錶皮
六 建築環境中的藝術品
1 螺鏇麯綫上升的觀景亭
2 芝加哥樓前廣場的“女人頭像”
3 華盛頓街頭普普藝術壁畫和紐約平闆山牆上的立體壁畫
4 “人頭和手臂”、“女孩立像”
5 韓國首爾Tangent大樓構造與細部的錶現性
第九章 構圖原理現代化,全新的構圖要素
一 從形式到形態,抽象化構成162
二 動態的抽象圖式語言
三 新幾何學形狀,尋求幾何體中內在的節奏
四 層次要素和鏈
五 碎片、斷片、分塊
六 穿插、交融和轉移、介於之間
七 扭麯、鏇轉、捲麯
八 摺疊、流綫、摺麯流綫
第十章 形態學、類型學、拓撲學與建築藝術中的“道”
一 形態學與建築學
二 類型學與建築學
三 拓撲學與建築學
四 建築藝術中的“道”
1 設計方法
2 設計效用
3 設計觀點
4 設計需求
5 設計美學
6 設計協同
第十一章 從解構主義到無準則設計
一 從構成到解構
1 建築是否可以解構
2 解構中的多義空間和解構的旗手
二 破碎化的對比與變化
三 無準則的建築設計
四 建築學與大眾傳媒
1 走嚮數字化的城市與建築
2 能量的信息時代——網絡空間
3 數字化生存——入門之屋
五 賽博空間與超空間
1 虛幻的賽博空間
2 虛擬的超空間
3 賽博空間中的建築
4 虛擬的情感空間
第十二章 建築學的內外觀
一 學習建築學之外必備的知識
二 學習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1 氣候效應的鄉土民居
2 人與自然的延續——仿生傢屋
三 嚮未來的探索
1 烏托邦和建築師的夢想
2 建築電訊派(Archigram)和探索未來
四 是高深莫測還是故弄玄虛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