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7-25
雅舍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饭一蔬里尝不够的人生百味,一饮一啄间品不完的苦辣酸甜。
我们常常用五味杂陈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味蕾与情感是紧密相连、无法分割的。
梁公谈吃,不仅仅是谈美食,更旁征博引,将饮食文化、故土乡情融于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时代的滋味记忆。
百年前那些各具特色的酒楼饭庄、大厨们数十载精心磨练的绝妙手艺、还有那些令许多人一生念念不忘的飘香美味,或湮没于时光洪流,或已旧貌换了新颜。那个时代的味道,终究化作前尘,再也回不去了。
在绝大多数餐馆、食品都已经被放到工业化流水线上复制的今天,我们唯有从梁先生的文章中,去遥想、追忆那些日渐远去的,饱含着“人气儿”的天然美味。
愿味道因想象和回忆而变得更加美好、生动、鲜活。
愿你我都能每天好好吃饭,日日用心生活。
本书全面收录了梁先生关于美食的文章,根据内容共分为三辑:
★最是难忘家乡味:收录《爆双脆》《水晶虾饼》《核桃酪》等梁先生回忆家乡美食的文章,充满了浓郁的老北京风情,读来令人不禁也想要回到旧时的北平一尝为快。
★舌尖遍尝四海鲜:收录《狮子头》《瓦块鱼》《西施舌》等梁先生描绘出游各地时品尝当地美食的文章,间杂有与家人朋友的趣事回忆等,温馨感人。
★饮馔之道贯中西:在这一辑的文章中,梁先生引经据典,跨越中西,从一位文人的角度解读关于“吃”的各种问题,语句貌似严肃实则风趣幽默,令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对“吃”的理解更为深刻。
梁实秋 (1903—1987)
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曾用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我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华人文学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一生留下两千多万字著译的文学大师。
代表作:散文集《雅舍谈吃》《雅舍小品》
译作《莎士比亚全集》
想去北平了。
评分食物有的时候不仅仅是食物,无论是我们平凡的人生和平淡的生活中日常所见的吃食,还是只有在异国他乡、亦或离日常生活很远的地方才能看到的食物,往往都代表着一段记忆,一种情绪,和藏在味道里的某一个场景。有时,念念不忘和反复回味的,除了味蕾上的那浓浓淡淡的滋味之外,还有被这滋味所触发的情感和记忆。
评分吃货中的状元
评分梁先生是北方人,最好的食物可都在南方呀~淮扬菜,江浙菜,粤菜,都是好吃过北方菜滴~
评分两年前在书店被封面吸引,两年后因汪曾祺写吃开始读吃,虽都有相同的吃处,但梁实秋的吃却更加小资
读了梁先生的这本趣书,勾起了我对小时候一些吃的回忆,着实有些意思,所以想来边写边忆。 狮子头是我小时候专门用来下饭的,我管它叫肉丸子,外公常戏笑我说,一个丸子能吃掉一碗饭,别的一概不碰。 酱菜和腐乳,现在不知为什么吃的机会越来越少,种类也日渐稀疏。爸爸特别...
评分晚上挑灯夜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夜半三更看到汤包这段笑个半死: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
评分记得高晓松曾经算过,按照一个人活70年,大概在世20000天,每天三顿饭,一生也就只有60000顿可吃。抛出睡过没吃的早饭,减肥不能吃的晚饭,不知味的前十年后十年,能吃的也就不足40000顿。这这个算法醍醐灌顶, 让我更是不敢亏待自己的舌头和胃脘。 而梁老先生对于馋的释义更妙...
评分在飞机上阅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原是种折磨。起床后尚未果腹的我,饥肠辘辘,脑里却因文字而闪过千变万化的美食:烤鸭、水晶虾饼、酸梅汤、核桃腰、鸡、鸭、牛、猪.......用书中原话所描述,则是“馋虫直挠嗓子”,不由得暗感后悔。直至飞机餐奉上,不由分说大快朵颐,连...
评分在飞机上阅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原是种折磨。起床后尚未果腹的我,饥肠辘辘,脑里却因文字而闪过千变万化的美食:烤鸭、水晶虾饼、酸梅汤、核桃腰、鸡、鸭、牛、猪.......用书中原话所描述,则是“馋虫直挠嗓子”,不由得暗感后悔。直至飞机餐奉上,不由分说大快朵颐,连...
雅舍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