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18
清流文化与唐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由一系列有密切关联而又独立成篇的论文组成。论文通过结合心态史、文化史和制度史等诸多取径来重新观察唐后期到五代的政治文化,以唐后期的皇权政治和清流文化为考察重点,试图为唐五代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认识框架。本书强调从唐代特殊的政治心态和文化想象的角度去理解清流文化及其代表性群体在晚唐五代社会中的垄断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去捕捉促成这些现象的种种无形的力量,并解释唐代新政治文化的两个层面如何互动并产生新的政治格局,同时也使得唐帝国的政治文化理念在影响日益显著的同时也讽刺性地削弱了唐帝国自身的存在能力。
陆扬,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五代政治与文化史、中国中古佛教文化史、比较史学史。参与编撰Early Medieval China:A Sourcebook。
政治史不懂,读了有关清流的系列文章,改天做个笔记。
评分一本价值十星的著作由于作者简介未附照片而学术价值减半,现在只能给五星了╮(╯▽╰)╭
评分新角度阐发下有意识的对新材料的运用,虽然对中古史并不熟悉,亦能感到是超出“定论”别开生面的文章,无论是从认知与行为的错位来看藩镇与朝廷的冲突,还是中唐后内廷势力的崛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皇权”不再一马平川,被理解成一个不断被挑战、制约、又不断巩固的充满张力的概念。但是有一点,陆扬反复说要跳出某种“忠”的评价和历史观去看真实历史的复杂,但其实个人觉得时代世风对“忠”、“君”和自己身份的理解,却是构成选择的动因之一,或者说,事情发生之后对其的“评价”恰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的重要维度。陆师舍弃了话语层面,有些可惜。
评分又一本标题党性质的出版物,其实只是论文集而非专著,收入的半数论文,也跟书名主题并无直接关联。即便是专论清流文化的那篇论文,也大致限于史料考证,未能建构出这一现象的整体框架与脉络。运用墓志材料的研究方法,在西方早有柏文莉、余英时等学者广泛践行,并无新鲜。文风学术腔严重,相对干涩。
评分四日读毕 很精彩 几乎每一篇论文都很精彩,有相当的创论。我对唐史史实不如魏晋史熟悉, 所以其中的很多应该算作晚唐史领域有大震撼的新结论和见解在我看来虽然很有新意解释力也颇强,但毕竟对以往研究态势了解不深,相应感触就少了一下。上师通篇下来还是有一个基本脉络在里面,就是力图表证中晚唐乃至五代甚至宋太祖太宗二朝时期都是清流阶层占据社会话语权的时期,笼罩在这一基本结论下的各篇文章,各种论证,包括社会心态的阐释,墓志用字的细微差别(这点讲不清,虽然看似考据入微,但我觉得有些地方矫枉过正,得出的结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虽然上下文结构衔接确实很好)等等,几乎篇篇都精彩,所谓上师元年的话当然调侃占九成,但这部论文集就确实开启了某一个新材料新方法新结论的时代。(也许)
“2016,中古史研究的陸揚元年”,宣傳中如是寫到。這是從榮新江教授前些年的評價轉化來的,當年,榮教授說“今後若干年的中古史研究,將是一個‘陸揚的時代’。” 這真是好大的口氣!好高的評價!雖說上師(最初知道的往復的雲中君,今則多以微博名呼之)未必肯如此自視,但內...
评分中晚唐政治史研究在过去十多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中古史研究中最瞩目的焦点之一。这其中,包括大量中晚唐墓志在内的新出石刻资料的刊布与整理,无疑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外因。而新世纪以降,中古学界对“唐宋变革”这一命题的重新关注,以及学界自身逐渐意识到的亟待...
评分内容确实是以前没见过的,云中上师认为中唐宦官有着对有秩序皇权的维护的功能,但甘露之变后这种局面被打破,宦官还有“家奴”(吐突承璀)和干臣(梁守谦刘弘规)之分,并且指出此期干臣型宦官的升迁是有迹可寻的。还有对冯道上官婉儿的研究以及对清流文化的概述(颠覆了早前...
评分陆先生重视考据,但对考据的整理和运用还有欠火候,比如基于墓志而解读历史,固然是尽力回到原文,但无可厚非的是墓志本身文体特点,可信度大打折扣,陆先生文中也几次提到这一点,做退而求其次的解读,但核心问题并没有解决。 比如对词臣历史地位的解读,一些墓志竟然是子嗣所...
评分萌萌的学者;酷酷的书 由于离得近,我经常跑去北大听课,深感北大的学术圈,不是那么纯洁了;大师早已远去,如今的北大,荒草从生;举目四望,不是一帮腐儒,就是一群恶童。我没上过学,从事废品收购工作,也就是收破烂儿的,通过捡北大学生扔的课本,自学了横跨文史哲多个专...
清流文化与唐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