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柏拉图 哲学 刘小枫 古希腊 政治哲学 古典学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圖
发表于2024-06-16
柏拉图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柏拉图的四本书,《普罗塔戈拉》、《会饮》、《蒲法伊德若》(旧译《斐德若》)和《蒲法伊东》(旧译《斐多》)。但它们不是近期阅读的枕边书,而是多年来的枕边书。我重新翻译了这四部书,以《柏拉图四书》为题出版。我分别绎读这四部书,总题“柏拉图四书绎读”,分别题为《民主与教化》、《民主与爱欲》、《民主与修辞》……——刘小枫
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1978.09—1982.07 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09-1985.01 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宗白华,甘霖);1989.04—1993.07 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Heinrich Ott)。
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
(1)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2)
(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1995)
(3)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2)
(4)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 顾问(1995年以来)
(5)中国现象学学会 执行委员(1995-2001)
(6)香港现象学学会 秘书长(1995-2001)
(7)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 审定顾问(1995-1998)
(8)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职博导(1994-2003)
(9)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长(2011年至今)
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设计共和》、《共和与经纶》、《睇视之光》、《比较古典学发凡》、《王有所成》等,编修有《凯若斯》,译有《柏拉图的<会饮>》(华夏,2003)。代表性论文有:(1)《王有所成》,台湾《哲学与文化》卷四十;(2)《政制与王者》,《求是学刊》,2013年第2期;(3)《卢克莱修的诗性启蒙——<物性论>卷三行978-1023绎读》,《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等等。
现在研究方向 为古典诗学、古典语文学等。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及“古典诗学实验班”开设如下课程: 文艺学原理与古典诗学、古典诗学原著讲疏、古希腊语文学导引、古典拉丁语文学导引、古典学引论等。科研项目:有(1)“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010至今);(2)“基督教与西方古典传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2010-2013)主编《经典与解释》(CSSCI辑刊);“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主编、“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等多套大型丛书。
一直倡导建立中国自己的古典学,又提出”新国父论“等极富争议的理论,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劉譯太施特勞斯了,太政治哲學了;柏拉圖的對話並非無懈可擊,即便以整全的織體式讀法也很難消解柏拉圖式的迷宮,從而探求對話的本意。在《斐德若》中,蘇格拉底以神靈(水澤女)在身為藉口,聲稱其忘記,因此對此前的言辭不負責,這是否也暗示了柏拉圖也對自己的蘇格拉底言說不負責?儘管柏拉圖似乎在此篇悖論的暗示了自己的寫作原則。就每場對話的勝者而言,也眾說紛紜,施派當然傾向於蘇格拉底勝。不過這种不可靠敘述卻造成了另一番效果:追索愛慾智慧沒有終止的一天。然而多處出現了前後譯名不一致的地方,我也是醉了。四書就結構而言,前三書有諧劇特征,而最後一篇斐多則是肅劇,因此也表明柏拉圖正是那個二劇皆通的男人。除了論述,蘇格拉底在不斷的作詩(斐德若、斐多中的神話),他的生活方式不僅是哲學式的,更被柏拉圖置于詩性的語境中。
评分最初读王晓朝先生的译本,读得云里雾里。后来赵老师给我们上西方古典文学研究课,推荐的就是刘小枫教授的这个译本,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中国读者进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首选了。读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柏拉图引用荷马的方式,灵魂的类型,言辞与书写的关系问题等等,就不一一列举啦。值得反复读。
评分刘小枫翻译柏拉图已经十多年了,很久之前就听过他讲述的《会饮》,也看过他之前翻译的译本,这次将《普罗塔哥拉》《会饮》《斐德若》和《斐多》一同翻译出版,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本书除了译序外,还撰写了四篇对话录的概述,对于对话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当然,这个评述很有刘氏自身的风格,一贯地反对民主和主张自然差序。不过,仔细阅读四本对话录,仍然感觉到欣喜非常。这四部书都涉及到灵魂和爱欲的关系,苏格拉底是一极,智术师和诗人是另一极,分别代表了爱欲的两个方向(第俄提玛的爱欲教诲),他们在吸引青年的灵魂,究竟是寻找智慧和永恒,还是选择尘世的生活,这一选择到了《斐多》达到顶峰,常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苏格拉底临死之前的一番教诲,几乎是把灵魂爱欲挑明了,指引人生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评分二刷
评分读书会选书。美妙的阅读与后怕的否思。早年读的柏拉图全忘光了,从刘小枫新译新编的四书里获得了一些新的体验。其中有一条线索非常清晰:爱欲的演变,这背后又是苏格拉底的精神演变史。《普》中的苏格拉正值壮年,讨论的问题虽然是德性是否可教,但日后变为核心的学说已经显山露水:如何通过度量术驾驭快乐,使个体不被快乐所征服,当时的舆论环境是伊壁鸠鲁等人从动物本能立场提出的享乐主义;《会》与《裴德若》篇是四书菁华所在,以令人陶醉的方式讲述对于智性的追求,对于“美的浩瀚之海”决然的投入,这正是对前文肉身快乐的否思与超越,爱欲与知识同构,也成为德性与“自体自根”的美的代言。《裴多》一篇是令人动容的高潮,非常有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意味。但高扬灵魂、否定肉体的言说,太人文主义了,这些年我心里滋生了不少对人文主义的怀疑。
此次结集出版的四篇对话中,除了《会饮》曾经出过单行本之外,《斐德若》、《普罗塔戈拉》、《斐多》都是首次正式面世,尤其是《斐多》,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对话,刘小枫先生的译笔真是好,在哲学对话中读出让人感动的东西,充分让人领会到古典智慧的高妙,且切近人世…… 《普罗...
评分此次结集出版的四篇对话中,除了《会饮》曾经出过单行本之外,《斐德若》、《普罗塔戈拉》、《斐多》都是首次正式面世,尤其是《斐多》,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对话,刘小枫先生的译笔真是好,在哲学对话中读出让人感动的东西,充分让人领会到古典智慧的高妙,且切近人世…… 《普罗...
评分这不是一篇论文,而是对一些零散思考的记录。 《斐多》自70C至73A阐述了一种生死轮回往复的思想。为了充分考察它的本来意义,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前文的语境:苏格拉底断言,“那些碰巧正确地把握热爱智慧之人,他们所践行的不过就是去死和再死。”(64A5)死亡...
评分刘小枫编译的四篇柏拉图对话录,采用了斯特劳斯的注释并添加了自己的评价,走的是回到文本的路线。 《普罗塔戈拉》从表面上看主要在讨论德性是否可教这个问题,最终是苏格拉底德性不可教击败了普罗塔戈拉的德性可教,但这只是表层,我也只读懂了这一层。尤其是中间论诗这一段更...
柏拉图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