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史景迁 记忆宫殿 利玛窦 记忆 海外中国研究 文化 广西师大理想国
发表于2024-06-15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在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的时候,利玛窦试图用记忆术打开中国的大门,改变这个陌生的文化。中国人跟随他穿过大厅,欣赏图画,步入记忆宫殿的深处,走向十字架这个符号所代表的神学象征。
利玛窦有八个记忆碎片奇迹般留传至今,四个汉字和四幅圣经故事画,正是通过这些偶然的遗存,史景迁巧妙地搭建起了两个伟大文明相互交汇的完整图景,我们也得以进入利玛窦营造的记忆宫殿,看他在未知的世界里,时而坚定,时而茫然。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出生于英国,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1965—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著作极丰,主要有《追寻现代中国》、《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太平天国》、《改变中国》、《曹寅与康熙》、《康熙》、《天安门》、《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王氏之死》、《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
不知史学界朋友怎么看史景迁的,作为外行我就是当小说来读的,也好读。史景迁用利玛窦提倡的形象记忆法为线索,借着“武”、“要”、“利”、“好”四字及其形象,串联讲利玛窦来华传教经历和心路,这个人的形象刻画得颇为细致。
评分史景迁真正把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利玛窦的心灵世界结合起来,第一遍看的时候,不禁暗暗赞叹作者的驾驭能力,但到底怎么描述这本书的好,还得慢慢琢磨。
评分以记忆宫殿为引子,是利玛窦的个人传记,也是时代风貌的展现。
评分史景迁实在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学者,用记忆宫殿串起了利玛窦的传教生涯,描述了一个时代的图景,以严谨而详实的史料作为支撑,文笔优美,可以说不仅仅是优美,读后感觉代入感极强。对于利玛窦本人或者说那个时代横渡大洋来到另一个全然不同文化环境的传教士群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评分以利玛窦的《中国札记》为底本,穿插着描绘了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及传教前的经历,即对万历年间的民间与官家有另一种视角,又对同时期的西洋及殖民地历史有比对。 可以看到最初的这一批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有多么不易,既要被当地人所怀疑、驱赶,又会被当地已有的信仰团体及大儒抨击、排斥,还会遭遇传教方式与信仰矛盾的尴尬情况,而一旦传教稍有进展,还有可能遇到当权者的猜忌,阻碍重重。 印象最深莫过于年轻本地受教者被杖杀以及利玛窦遭当地人抢掠跳窗逃脱而受伤的经历,严重的民族主义与固化的世界观成了外来意识最强大的阻力。当然,也有能接受外部世界认知的,比如书中一笔带过的徐光启以及被盗印的圣母像及世界地图。
读书笔记403: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从武汉回宁波的高铁长达五个多小时,在孩子的吵闹声中把这部书读完。昨晚回到酒店的时候,躺在床上眯了一回,被冻醒的时候已然是十二点了。在豆瓣书店挑了这部书,女老板很是热情,结账的时候又推荐了两部书,于是一并拿了。 史景迁的传记手法与...
评分上篇:利玛窦这个人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那时传教士们一心的向往:愿普天之下,皆播撒甘霖,愿蒙蔽的双眼,冲破那黑暗。为了这个理想,他们披荆斩棘,飘洋过海,忍受着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忍受着疏...
评分 评分 评分最近才注意到史景迁。 此前看到杨念群批判中国当代史学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a41600100096r.html)。鉴于“当今中国史学完全丧失了讲故事的能力”、“中国当今史学完全丧失了想像力”、“中国当今史学像个鹦鹉学舌的理论秀艺人”这三大罪状,杨呼吁给中...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