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程韆帆 迴憶錄 學術史 古典文學 迴憶錄 隨筆 學術 傳記&迴憶&書信&日記&年譜&評傳
发表于2024-06-16
桑榆憶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桑榆憶往》以程韆帆先生晚年迴憶錄為主乾,分為四部分: “勞生誌略”,記錄程韆帆一生讀書治學的不平坦經曆;“音旨偶聞”,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黃侃、劉永濟等大師宿儒,程韆帆或從之問學,或與之共事,音容笑貌,錄而為文,正可使後學“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書紳雜錄”,程韆帆晚年移硯南京,是生命中最輝煌的時期,既有等身著作次第問世,又言傳身教瞭一批優秀弟子,學生們將其晚年口述治學經驗輯錄成帙,以饗學界;“友朋評議”,收錄程韆帆朋友、弟子對其學術成就的評議。內容豐富而深入淺齣,不僅使後人得以瞻懷前賢風采,更是一本指點讀書治學門徑的參考書。
程韆帆(1913—2000),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史學傢、教育傢,主編《中華大典·文學典》《全清詞》,個人著作有《程韆帆全集》(十五捲)。
張伯偉,程韆帆先生弟子,南京大學教授、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中國詩學和東亞漢籍。
第三部分書紳雜錄最好看,朋友評議略顯枯燥,“將批評建立在考據基礎上”翻譯成W.C.威廉斯的話就是“no ideas but in things”吧
評分莫礪鋒《程韆帆古代文學研究述評》:程先生治學,強調要有“通識”。他主張研究文學史應著眼於通史,而不宜自我封閉於某一階段。他認為研究古代文學應注意各種文體及其關係,而不宜局限於某一種樣式。他還認為古代文學批評和古代文學這兩類研究之間不應存在鴻溝,優秀的學者應該兩者兼通。推而廣之,他還主張文史哲相通,文學與藝術相通,古代與現代相通,東方與西方相通……程先生對古代文學的審美觀照,就是從整體著眼的係統性把握。當代學術界似乎有兩種傾嚮,其一是專攻具體的個案研究而缺乏宏通的全局觀念,其二是專事宏觀的論述而忽視具體的個案研究。程先生的研究可稱兼具兩者之長而避其短,因為他常常在全局通識的指導下從事個案研究,這個特點最顯著地體現在他的一些專題論文中,《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誤解》就是最有代錶性的一篇
評分程老先生的經曆,也算是應瞭那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南大何其有幸。
評分應該對所有緻力於文史哲研究的學生推薦。
評分師生對談部分所授治學之道可推之四海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世说新语》 《桑榆忆往》这本书是以程千帆先生晚年回忆录为主干,增辑相关记述和回忆文字而成。程千帆先生是知名的文史学家、教育家,我最早知道他,好像还是读四卷本高教...
評分这本小书最近又拿出来翻,叹息,崇敬,默默地说一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第一感觉如读世说新语 第二感觉如跻身于那些老先生的课堂 薪尽火传,庶几难乎。
評分程千帆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许多老一辈学人一样,经历坎坷。程千帆在“反右”与“文革”时期遭受打击,在盛年耽搁很多做学问宝贵的时间,直到1978年,已经60多岁的高龄,又回归研究事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者,使文学的事业得以薪传。 ...
評分文中乾坤大,笔中日月长 文/米雪 庄子在《庄子-大宗师》说道:“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细看程千帆先生跌宕起伏的经历,正应了此言。人生中所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散落在时间的碎片中,成为记忆的痕迹。而人生的...
評分梁子民 毕文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1-30 [打印] [关闭] 梁:这些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很快,大学里不平静的时候也多起来。各种各样的评估、评奖以及与此相关的事情非常多。但有一个事实,可能人们不大留意,就是现在名师出高徒的现象比较少见。现在...
桑榆憶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