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傅雷 艺术 书信 老作家 2017 2016
发表于2024-06-27
傅雷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以傅雷夫妇与傅聪1954-1966年间往来家信,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教背景,全面展示傅雷家风。与傅聪家信对照阅读,则家书语境更完整,背景更清晰,内容更连贯,针对性更强。所选编内容,情节完整,人物鲜明,好看感人,完全迥别于市面上寻章摘句的其他选编本。书中多幅珍贵照片、楼适夷初版代序、金圣华中译24封英法文信和全部傅聪家信为独家版权,2017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其他任何家书选本不能收录。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文革"后的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
傅聪,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八岁半师从李蕙芳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李斯特再传弟子百器,一九四六年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五四年赴波留学,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获得"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一九五八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国际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鲁普和阿格丽琪等钢琴名家,称"傅聪是我们时代的音乐大师。"
好像2010年的时候就读过傅雷家书,身为感动,感动于傅雷父子的深情以及傅雷深厚的文艺修养。身为人母,又想捧起傅雷家书,想看傅雷如何教育孩子
评分不仅有钢琴 艺术的交流 更多的是傅雷在生活上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傅聪的指导 无法评价傅雷严苛的教育究竟是对是错 但如书中所言 正是一直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 傅聪才能更好的理解各大师的音乐
评分不做评论。
评分原本是在堃哥的推荐下,带着要理解古典音乐的目的而读的。却没想到,在其中能收获到很多启发和感悟,从一开始就渐渐影响着我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当中收获,挑任何一点扩展开来,都足够这写下长篇的感想: 最深刻的便体会是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关切之心……(此处有近千字贴不出来)
评分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获益匪浅,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虽知道本贴必遭傅粉们狂追烂打,还是不得不给狂热愚昧的傅粉们泼掉冷水。 单就家书的内容本身而言,是有价值的。正如很多其他读者指出的,傅雷望子成龙心切,把其毕生积累的对人生、对古今中外艺术、人生的感悟,点滴不漏地传给了儿子。拳拳之心,可见一斑。在分数第一,数理...
评分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小动物,我们慢慢长大,成长为懵懂少年,成为欲念、野心齐飞的青年,再成为有独立意志和情感的成年人。再翻一页,我们又要孕育一个个软弱无力的小动物、小天使了;他/她们将重新演绎人类的发展史。 我相信,人是有两次生命的,一次是为着自己,...
评分关于人生: 1.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2.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3.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4.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
评分这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天下所有父母子女应该认真阅读的。 我有个8周岁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我和老公常常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有分歧。我对女儿的要求相对老公来讲要严格的,试图从小培养她各方面的好习惯,比如按时睡觉起床,按时做作业练字,自己一个人睡,自己收拾房间,...
评分初读《傅雷家书》时,有一丁点的排斥,觉得那些信里说教的口吻重了些,让我想起了母亲的絮叨,想起了居高临下的教育。 慢慢地,开始被吸引,懂了傅雷夫妇的爱子之情,也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温暖和真诚。《傅雷家书》里,饱含着为人父母者的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传...
傅雷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