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人类学 社会学 凉山 纪实 彝族 刘绍华 当代中国 民族志
发表于2024-06-16
我的凉山兄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这是一个关于探 险 玩 耍、为 非 作 歹、吸 毒 勒 戒、艾 滋 茫 然、世 代 差 异、文 化 冲 击 和兄 弟 情 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口述历史,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的遭遇、认知、思索、接受与挑战。作者更深层的关 注,在于透过表面的社会问题,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并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这正是医疗民族志的精髓。
◆(刘博士)的分析将贯时性研究与现时性研究两种方法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完整图像,让我们了解诺苏人所面临的时代动荡与困境。本书应会成为人类学经典著作。
——黄树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者的媒体经验和人类学知识一并融合在其细腻的文笔之中,展示了诺苏人面临内外政经巨变之时的艰难选择,他们的刚烈与信奉、悲情与踯躅均一览无余。
——庄孔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
◆作者聚焦于彝族男性青年到城里打工与凉山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她没有忘记将艾滋病问题在凉山地区的出现纳入历史文化以及全球化的维度加以分析。在优美细腻的叙述中,读者不仅看到人类苦痛,还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自尊。本书完全可被视为一部医学人类学经典著作。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刘绍华 人类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著作另有《柬埔寨旅人》(《中国时报》2005开卷十大好书)。《我的凉山兄弟》英文版获2012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书奖,中文版获2014年台北国际书展“年度之书”大奖。
敬兄曾言,主持讨论课时,有学生发难:彝族实为堕落、劣等的民族,毫无研究价值!此言一出,瞬时激起千层浪,但该生毫无惧色,舌战群儒,蔚为壮观…哈,确实在历史的洪流中,边缘的独特性从不讨好,我想搞不好是这俗气的主标题闹的,换成“在现代性潜流中的权势转移”,估计也就没有类似非难了…
评分叙事与分析宏微密织,学术、政策与纪实取向交错,文笔情怀深沉,封设别致,校勘一流,五星好书,缺陷何妨。“在分析与批判之前更形谦卑与警惕,更了解学术的力量及其限制,也明白该与自己进行何等对话,这是我的志业。这些生命教训都来自于我在各式田野现场中所见证的一切。”
评分把读者淹没在成堆的概念化学术辞藻中。
评分和台版差不多,基本没什么删改,鉴定完毕。
评分边缘未必意味距离遥远,重要的是他者与我者认同差异,他者可以在西昌凉山,可以在重庆大厦或者布鲁克林,这种错置的秩序最容易产生疏离和异域的想象与恐惧。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确有大量的边缘的权利被忽视的人群,一方面也要看到只有现代社会这些被隐没的人群才得以有一定的资源和途径进行个体叙述,去争取权利,归根结蒂,天上的神明,地底的幽灵,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光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我的凉山兄弟》这本书的背后,是一场横跨10年,长达20个月的田野调查。作者刘绍华2002年走进大凉山,因为偶然的机缘得到当地人接纳,深度参与乡民的生活,贴近体察他们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渴求与挣扎。这本书在学界广受称赏,却不仅仅是写给人类学同道,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写:...
评分昨天,在微博上关注了吉克曲布。 因为,翻着眼前这本书,想起曾经非常喜欢的一张专辑《走出大凉山》,他是演唱者山鹰组合中的主要创作人。 二十多年前,用随身听播放磁带的青年,颜值很高,歌声很美,没过太久便吸毒过量死于北京。 二十多年后,我才知道,“走出大凉山”的,除...
评分看到一些有趣的事实: 1. 驱使诺苏人去远方的动力是“出去耍”。即便对外界一无所知,第一次搭车外出怕得连夜跑回家,也要出去耍。即便遇上危险,被殴打,进监狱,也要出去耍。即便触犯原则,要偷窃、要贩毒,也要出去耍。出去耍,一是为了乐趣和好奇心,二是为了成就自我获...
评分凉山,这个颇具诗意的地名,最近一次大规模进入媒体视野,是因为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泪》。这篇作文只有短短300余字,出人意料的引爆了舆论,被称作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许多人现身说法,议论起凉山的贫穷落后、留守儿童、公益组织的扶贫、政府的监管,当然,还有那如...
评分《我的凉山兄弟》这本书的背后,是一场横跨10年,长达20个月的田野调查。作者刘绍华2002年走进大凉山,因为偶然的机缘得到当地人接纳,深度参与乡民的生活,贴近体察他们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渴求与挣扎。这本书在学界广受称赏,却不仅仅是写给人类学同道,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写:...
我的凉山兄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