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杨联陞 学术史 汉学 社会学 社会 *北京·中信出版社* 我想读这本书
发表于2024-06-14
国史探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编辑推荐】
◎杨联陞先生是一代史学名家、哈佛名教授,被费正清誉为当代海外汉学界“第一人”,胡适赞其为“最渊博的人”;杨先生的研究以博杂多端著称,他常以“开杂货铺”的汉学家自居;他在中国史的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本书收录的14篇文章是杨联陞先生多年研究成果,所选篇目大都题材新颖,辨析细微,既有现代社会科学的总体视野,又具历史考证的微观基础,每篇研究都力求深入、探索精微。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史家杨联陞国史研究的文集,收其十四篇博综融会、洞悉精微的国史专论,依照论文性质,以类相从为序。从世界秩序、朝代兴替、地方政制到作息时间、国史上的女主、人质研究等等,兼收并蓄,文章着眼点皆为前人所未发,如帝制时代作息表,经济上的数词与量词等,皆探求 精微,力求深入,可为治国史者提供新的视野、新的途径。
【学者推荐】
◆莲生的学问包括中国历史与语言两大方面。语言兼及古代和现代,历史则上起先秦,下迨清末,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宗教,以至考古、艺术等部门。他善于发现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小以见大。论著每多创获,深得陈寅恪先生学风的三昧。
——周一良
◆杨联陞教授最难得的不仅在于才华卓越、思想敏锐,而且更在于性情醇厚;这三种性质同时集于一身是不多见的。
——钱穆
◆学术触觉灵敏,常能贯通各方面的知识……凡中外学人讨论中国学术问题,(杨联陞)发现谬论,必直言批驳,不留情面,为国际间公认的汉学批评名家。
——严耕望
◆杨联陞的学问出于他把一己的才性灵活运用在中国最好的博雅传统上面。因此他擅长于对浩博的资料进行精密的分析并从而得出综合性的结论。
——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
◆杨联陞教授受过最严格的现代学术训练,是最杰出的中国史学家。
——叶理绥(Serge Elisseeff)
杨联陞(1914―1990) 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历史系,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晋书食货志译注》《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中国货币及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研究》《汉学散策》《汉学论评集》《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
杨联陞从经济史入手,兼治文史,曾任赵元任先生助手,与胡适论学谈诗二十年,谊兼师友,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自喻“敢比仰山杂货铺,何堪舜水再来人”。他不是一般所谓历史家,还是一位非常渊博的汉学家。作为海外汉学的先驱者,杨联陞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诸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也能够对世界第一流汉学家的作品写评论,享有“汉学界的检察官”之美誉。
非专业,读起来相当费脑,然而酣畅淋漓
评分零星细节的学术探究。作为一本书来说,显然没什么系统性可言。或者这根本就是一本专业的专题论文合集,大概历史研究者能有所助益,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不论是知识性还是趣味性都显得单薄了些。
评分定价太高
评分我买的第一本杨联陞的书是河北教育那套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里的,收了他的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和几篇论文,和这本国史探微有两三篇论文重合。这本收了杨联陞在海外所写且颇具盛名的几篇论文,原为英文,考证辨析较少,主要是从制度史、经济史角度,虽说探微,目的却是以小见大的宏观论述。非专业人士会觉得有趣且开眼界,史学后学可见问题如何发掘和论文的撰述方法。但现在史学研究已日趋精微,杨著的题目都显得太大,难以模范,当以启发为主。此外,既然是翻译文本,会觉得有汉学腔,但毕竟与西人治汉学有本质区别,后者多隔靴搔痒,以所谓理论或范式等掩盖粗糙,或借中国史浇自家块垒,或自己制造并不存在问题并自我解决之,不胜枚举。杨著则为晚清以来民国史学之延续,虽不必奉为圣旨,亦为必读之编。
评分琐琐碎碎,观点较中庸,可读性一般
帝国的作息 —— 劳作时间的”现代性“变迁 近几年来,“五一”放假安排几经调整,“黄金周”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影响着亿万国民的生活。若要考察社会主义国家的放假安排,恐怕也很有意思。而关键是,关于工作时间与节假日时间制度安排的时代变迁,实质上涉及的是...
评分其实选择这本书来读,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何这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阅读范围,按理说阅读就是为了吸取营养,有些人喜欢读偏门的书如社科书,当然也有些人喜欢文学类的书籍如小说,我喜欢读一些轻松点的书,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书,读起来...
评分没有好好读这本书,有些东西真的太专业了。读的不知很仔细,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得到了一个想法,通过一个小视角进入一个大世界。
评分喜欢历史的人,往往是喜欢历史的一个方面,比如古人的智谋,跌宕起伏的故事,或是历朝历代的古董与古建筑。随着我们越喜爱,我们便会从细微之处发现令我们欣喜的细节。《国史探微》一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14个历史的细节为我们从14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历史,随着作者的梳理,...
评分中国人治中国史,自然是“国史”,“探微”则可释为“力求深入,探索精微”。此为杨联陞的《国史探微》书名的由来。全书原为作者十四篇论文的合集,论文的主题涵盖制度史研究,中国的世界秩序,明代地方行政、二十四史名称考等。文字深入浅出,可读又兼具趣味性。 《从历史看...
国史探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