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龙应台 成长 母子 台湾 思维碰撞 亲子 中国文学 书信
发表于2024-07-02
親愛的安德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每一個個人的決定,其實都會影響到他的同代人,每一代的決定,都會影響到他的下一代。火車錯過,也許有下一班,時光錯過,卻如一枚親密的戒指沉入大海,再多的牽掛惆悵也找不回來。 --龍應台
從個人到家國
從純潔初衷到死生契闊
一支筆,勾出一個時代
是全球華人的大河記憶
是三代共讀的私密家書
華人創作史上最暢銷的現代經典
三代共讀,雋永典藏
《親愛的安德烈》: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龍應台
三年,真的不短。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信,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安德烈
華人世界最坦率動人的世代對話,最機智幽默的母子交鋒
跨越年齡、國籍、文化與世代價值觀
扭轉百萬家庭親子溝通模式的三十六封家書
締造紀錄
‧ 2007年 中國時報開卷美好生活書獎
‧ 2007年 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好書
‧ 2007年 香港書獎
‧ 2009年 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龍應台
高雄大寮的自來水廠裡出生,南部的漁村農村長大。留學美國九年,旅居歐洲十三年,生活在香港九年;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中華民國首任文化部長;是一支獨立的筆,也是陪美君散步的雨兒,被安德烈和飛力普不留情面犀利調侃的MM。
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辭官,回到「文人安靜的書桌」。
安德烈 Andreas Walther
一九八五年冬天在台北出生,住在淡水。八個月大時到了瑞士,三歲時遷往德國法蘭克福。香港大學畢業,現在香港工作。愛喜劇、愛電影、愛嘲諷、愛思辯。
男票在台湾诚品买回来的台版,断断续续看了2个月。喜欢龙应台的娓娓道来与安德烈的直接!
评分男票在台湾诚品买回来的台版,断断续续看了2个月。喜欢龙应台的娓娓道来与安德烈的直接!
评分安德烈长得好看哎噗。spin
评分从台湾买的原版书,无任何删减也是看的很刺激的,竖着印刷的繁体字给我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俨然还沿袭着民国时期的传统,内容上涉及很多方面,学到很多知识,听母子二人的讨论,抒发各自的见解很有意思,也为安德烈庆幸有这么一位既知书达理又豁达开明的母亲。
评分书信真的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充斥着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它仍旧让人感觉到亲切。母亲与儿子,两代人真诚的沟通与对话,理解就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很多处让我看到了我自己和妈妈相类似的感情和思想。对爱的人,理解陪伴沟通是最好的表达,思想的碰撞人生观价值观的火花,都是日后值得回味的记忆!
读完了龙应台和他儿子的36封信,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撞击总能让我感触良多。就像中学时代读刘墉,那种被一位智慧的长者尊尊教导后而突然觉得应该要来思考一下人生的感觉依旧存在。 我的父母都是传统的工厂职工,上山下乡,进国企,然后又随着国企改革一下子被甩到这个大大的社会漩...
评分 评分我,与许多同龄人一样,被灌养了中国牌饲料长达二十一年。从小到大,我这一代人就被告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成为祖国未来众多泥水匠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被身边的人视为“悲观绝望”异类的我一直被批评:“你太悲观了”。在中国这样...
评分适从回国,正在整顿期间,读了一读龙应台女士的《亲爱的安德烈》,感到十分的温馨。这本适合亲子共同阅读的小册子,记载了3年来,龙应台女士与她的儿子安德烈的书信,试图从书信当中了解与缩小代际的差距。 我当时读很快,估计1天时间内就把250多页的文字给读...
评分親愛的安德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