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长征 外国记者 党史 中国 近代史 好书,值得一读 纪实文学
发表于2024-06-15
长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本记述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这本关于长征的书自1985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很短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该书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及许多小国翻印出版。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这本书中开始了解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一场生存大博弈。他们仅仅从统计数值中就可以明白红军所作出的牺牲有多么重大。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1908—1993)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是美国记者,历任《纽约时报》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职。在漫长的记者和文学创作生涯中,为反映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及欧洲、苏俄和远东各主要战场,以其犀利的目光、鲜明的观点和娴熟的文笔,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政治、军事内幕。其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声名远扬世界各国。
作者通过走访亲历者用看似平静实则饱含深情的文字讲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虽然大体内容与前段时间所看的《苦难辉煌》差别不大(唯一有些不太理解的是作者为何在最后两章专门提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文革的遭遇,并以此引出对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长征"元素),但还是沉浸在这波澜壮阔的史诗之中而无法自拔(三个晚上读完一本书也算创下了近期的阅读速度记录)。诚然如作者在最后总结的那样,由"鲜血和勇气、胜利和失败、绝望与希望共同谱写"为我们这个近代备受屈辱的国度播种下了"几百年来未曾有过的团结和勇气",塑造了新中国的性格,其力量足以让我们在经历各种艰难曲折之后迸发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评分长征对于我而言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从小到大关于关于长征的课文、诗歌、文艺作品不绝于耳不可谓不熟悉;而正是在这种熟悉的感觉中缺乏了对它系统仔细的研究和认识,所谓的熟悉也只是一个笼统的大约的轮廓。所以一直以来都想对长征进行一次思想上的探访。 而最近经朋友推荐阅读了这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让我对长征从开始到结束有了一个彻底的了解,以前那些笼统的、分散的认知也能够被串起来,对长征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外国记者,是原纽约时报的副总编辑,这就增强了本书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作者1984年重走了一遍长征路,对沿途的地理人文进行了仔细的探访,同时对当时尚在的参加过长征的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对已有的关于长征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印证,可以说是一本关于长征极富亲临感的叙述。
评分更多了解,对历史中的这些人一边是钦佩,一边是唏嘘不已。但无论如何,感谢他们带来了新中国,文中一段写贵州一片鸦片贫穷无知懒惰的村落,特别苍凉无奈。庆幸这样的篇章在我的国家上已被翻过。
评分另一种角度看长征,竟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一周读完这本厚厚的书,而且完全没有看累,完全意犹未尽。也算这段时间的最佳状态了吧
评分文革那一章看得真是,,诶~然后真的很客观,平实而又真实。
由于父亲喜欢讲这段历史(他也没有经历,只是他也喜欢了解这些历史),从小耳熏目染,决定看一些关于长征的书籍,这本由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著的书籍,我感觉作者不论从采访到查阅资料都很到位外,文笔也很不错。(但国人怎么没有如此之佳作,机会留给外国人,哈哈) 长征是迫...
评分作者是80年代后顺着长征的路线采访加实地考察了一遍,写出来的这本书。作者是记者出身,相对还算客观,不过记者也是人,是人就有主观成分,所以,一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于作者的智慧。 智慧程度越高的人,越贴近事实,同时,智慧程度越高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能给人以营养。这...
评分这是一本国外人写长征的书,因而没有歌功颂德, 而是根据新闻最重要的原则:真实! 作者是名作家,所以真实之外,写得精彩,很好看。 这本书让你了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了解到这个事件中的活生生的人,人性,尽管他们有缺点,然而我相信这是面对困难时一个正常人的反应...
评分看完王树增的《长征》,把长征的历史事实有个大概的了解,再来看这本书很有意思。他以一个外国人的眼睛去看中国的长征,他从历史资料,长征的经历者回忆,以及自己重走长征路,把历史还原,把长征中的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公正的评价历史,让我们对长征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
评分本书出自外国记者之手,显然更加客观,因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还有继续存世的,因此,我们从自己人那里听说的许许多多,都不由让人心生疑惑,因为从小到大,有那么多的话,被证明是宣教的需要。可是索尔兹伯里对红色中国的热情褒扬是如此的明显,也的确让人怀疑他的客观。 读罢...
长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