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许倬云 中国历史 中国 文化 说中国 思想史 海外中国研究
发表于2024-06-16
说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许倬云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以及《历史大脉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
许倬云版“中国大历史”,适合大众阅读,可以看出虽然许倬云先生年龄不小,但是紧跟学术潮流,叙述中国通史概况中运用了诸多全球史视野、考古学前沿、语言学前沿的论点来阐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振兴,适合大众。业内而言,新意不多。
评分知乎史观,魔鬼在细节中
评分几乎是逼着自己看完,很犯困。
评分许倬云晚年学术思想集大成之作。现代国家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元概念的建构与分析。很多观点很精彩,但很遗憾并未展开。
评分掐指一算写历史的人看了不少。钱穆的气韵,黄仁宇的逻辑,蒋廷黻字字珠玑,史景迁见微知著,其他人或客观或有趣,总有过人之处。如果说许倬云也有特色的话,应该美在化繁为简,拨云见日,轻松之外有留白。
即使匆匆一瞥,若有一得,书就没有白读。读许倬云的《说中国》就是这样,虽然匆匆读过,然大家落笔,总是举重若轻。上万年的中国史(从新石器时代说起),由作者娓娓述说于 230 页的篇幅中,非于中国史有深厚修养者,断难于如此浓缩的文本中体会作者之深言大义。虽然如此,仍有...
评分许先生用短短257页讲述了大历史观下中国的文化历史变迁,并提出了不断变化的共同体这样的观点,若无基本的史学常识和对中国社会有一些见解,真的能理解这本薄薄的书中真义?看起来,我是看明白了,并被作者的观点深深说服了。 此书中的观点并不新颖,而且,...
评分 评分对于每一位中国读者来说,“中国”和“中国人”都是早就习以为常的称呼。然而在历史学家眼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富有动态、不断变化和拓展的概念。围绕“中国”一词内涵外延的演化过程,海内外有相当多的精彩论著进行探讨,为广大读者熟知的有葛兆光先生的《宅兹中国》、王明...
评分对于史学家来说,专史易写,通史难作。贯通上下几千年的通史,没有几十年的功夫积累,没有打通古今中西的大视野、大思路,一般的史学大家都不愿尝试。我心目中好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白话本通史》、内藤湖南的《中国史通论》,都是有一家之见、又...
说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