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南京大屠杀 历史 纪实 纪实&报告文学 文化 何建明 好书,值得一读 中国
发表于2024-06-15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国内尚无一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去全面完整地反映这一事件始末的优秀力作。这部作品将从报告文学角度填补这一空白,也是做为对首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献礼。该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何建明,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报告文学《国家》《忠诚与背叛》《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国家行动》《共和国告急》《部长与国家》《生命第一》,电影《西行囚车》《信天游》,电视连续剧《奠基者》《国家行动》等等。
作品曾七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正泰杯报告文学奖”,四次获“徐迟报告文学奖”。
看得很难过
评分day1
评分矫揉造作,不要在写史的时候搞那么多的意识形态斗争,把读者当傻子一样玩,读者是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的。那写大屠杀这么严肃的事情的时候你也要抒情吗?一个字,爬。
评分这本书就是对于南京大屠杀的侮辱 文笔糟糕 消费情感 希望少些这样的肤浅读物
评分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描述部分很精彩,很全面。尤其是最后来自作者的灵魂拷问——十问国人,振聋发聩,高瞻远瞩,发人深省。南京大屠杀已然成为历史,何为以史为鉴,就是要客观、全面地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攻坚薄弱的环节,完善现有的制度。即便历史在过去,未来在展开,我们阻挡不了必然的规律走向,最起码不能再重覆类似的人间浩劫。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的中国,比79年前的中国强大了许多倍,我们的军备也远比79年前的强大精良,但仅仅有这,就可以战胜像日本这样的侵略者?就可以确保不会再发生另一次“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虽然我们现在国富民强,但是地缘纷争、强权作梗,仍然威胁着我们的国土安全,维护国...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纪实的书,如果你想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看这本书绝对够了。书中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绝对能震撼你的那颗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心灵,继而对日本产生咬牙切齿的国仇家恨,恨不得马上来个东京大屠杀…… 昨天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
评分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举起了血腥的屠刀,30万的中国军民在自己的国土上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公元2014年,这一天被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抗日战争爆发距今已有77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似乎淡忘了那场战争。也亏得荧屏上时不时上演一些类...
评分光看《南京大屠杀》这五个字,就感觉特别沉重,有股愤慨想往外宣泄。去年去过南京,就为了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了解这个事件,从大排长龙的馆门口就深深被那些雕像传播出的悲伤所感染,我不知道我用什么样的心情走完全馆,我只能用我最微弱的心去愤怒,去谴责。 34万中国无辜的男...
评分也许有人会说,今天的中国,比79年前的中国强大了许多倍,我们的军备也远比79年前的强大精良,但仅仅有这,就可以战胜像日本这样的侵略者?就可以确保不会再发生另一次“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虽然我们现在国富民强,但是地缘纷争、强权作梗,仍然威胁着我们的国土安全,维护国...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