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梁漱溟 哲学 文化 新儒家 国学 比较文化 中国 经典
发表于2024-07-02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梁漱溟的成名作,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巨著
*重印数十次,被译成英、法、日等10几种文字
*胡适、贺麟、张东荪热烈讨论,于反传统潮流中独树一帜,寻民族自信、中国道路的经典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誉为“震古烁今之著作”(蒋百里),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初版于1921年,后曾多次重版,并被译为英、法、日等十多种文字,公认为东西文化论争的经典文本。作者在激烈反传统的时代潮流中,一反众议,独树一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本书将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比较东西文化,对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没有孕育出科学与民主的原因,以及以后我们的文化该向何处走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
立根本土,眼光向下,面朝世界与未来,深研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原创型思想家
为苍生起,奔走于大地,从实践来,往实践中去,笃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实干家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悲天悯人,执守良知,铮铮铁骨,百年唯一见的知识分子楷模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最具独立风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会实践者。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岁信佛而后归儒,亦不废佛;以中学学历而执教北京大学。壮年辞去教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发起民盟,为调停国共奔走呼号。1949年后屡受批判而始终不屈,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一生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可云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主要作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三条脉络。读完惊觉今人忽视印度毫无道理。对儒家的见地很有启发。推荐这书是因为这里梁漱溟太可爱了!较真而不拘束,整个都生气勃发,极其畅快!
评分向梁漱溟先生致敬。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伴随着一次次坚船利炮而崩塌,并对国人影响深远。这本书正当其时,领悟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评分一、二章蛮好读的,第三章对各方哲学种种观念没有了解,读起对他们之间关系的阐述有些吃力,大致能懂。觉得作者逻辑很严谨表述也算清晰,就是有点啰嗦
评分忽忽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能脱去而无因。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死生哀乐而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评分一切今人所有的,都是古人之遗;一切后人所作,都是古人之余;然则东方化即古化。西方化便不然;思想逐日的翻新,文化随时辟创,一切都是后来居上,非复旧有,然则西方化就是新化。
最近,读起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虽不完全赞同梁老的论述,但他关于东西文化和思想的比较,对我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从他的论述里,我找到了自己对于印度哲学倾向的深层次原因。梁老的观点虽不能解释我全部的人生观,但却部分解释了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地方...
评分实际上看的是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全集第一卷,只看了主体部分(第二、三、四章)。 丁老师真的讲得很好,如果我自己看恐怕还是看不下去。主要是因为我对梁先生前承的柏格森哲学、唯识家和孔子都不熟悉,而且梁先生的很多用语并未进入当下的学术语境当中。概念与论述由梁先生自赋涵...
评分去年国庆,读了梁老先生的《论佛儒道》,开首就感到这位老先生治学是谦虚而严谨的。 今年又在无意间翻出这本书来读,却一开头就吓了一跳,见他说多谢诸位师友的来信,却绝少能从这些来信中得益。看来梁老先生的狂不是浪得虚名,与那熊十力老先生倒真是一对相得的高人。 既然他...
评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