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袁凌 死亡 社会观察 随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 理想国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16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以记录死亡为主题,作者从对生命关注出发,忠实平等地纪念了人生中亲历的九十九次死亡,为人、动物或植物留下遗言。从幼年记忆中第一次开石板受伤的“红死”,到饥荒中饿死的年轻人;从遇难的矿工到反革命案件中枪毙的犯人;从生命最后时刻的作家路遥,到重庆红卫兵墓;从狂犬病被打死的狗到面临灭绝的熊……全书以简洁忠实的语言,尽量真切地传达面对死亡的直接体验,努力使这一陌生的经验能够容纳和安放人性,体现在世的艰辛与慰籍。《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不止是九十九位逝者的死亡记录,还是还原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的一部当代中国社会史。
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出版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有《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让沉默之物发声》等作品二百余万字。
长期在财经、凤凰周刊、新京报等媒体任职,现任《博客天下》资深主笔。曾发表《北京SARS后患者骨坏死调查》《血煤上的青苔》《守夜人高华》等有影响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关于高华的特稿获腾讯网2012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2013年4月发表反映女子劳教所生态的特稿引起国内外重大反响,获得腾讯网2013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在网易真话频道、百度百家、共识网等媒体发表系列非虚构作品,代表作有《无家可归的娜拉》《不便与不能——重谈布罗茨基与哈维尔的困惑》《掌声献给齐奥塞斯库》等。
此外,曾在《小说界》《作家》《天涯》《中国作家》《书屋》《新世纪》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思想随笔数十万字。
对古往今来最普通的存在进行白描而已。有点讨厌那种要求别人反思、正视之类的话语,你若是野草、蝼蚁,正视了又有什么用;至于那些铁蹄、刀俎,你以为他们真的不知道?不如说是不在乎。
评分聊着聊着,采访对象就哭了,眼泪就轻轻地从眼角滑下来。她在倾诉与她有关的死亡,与这个社会有关的庞杂的死亡现象,是我无法承受的生命之痛。
评分有压抑,也有震撼,像贾樟柯的电影
评分书写得极好,篇篇语言冷静干练。
评分书写得极好,篇篇语言冷静干练。
本书作者用一整本书来阐释宿命论:人们面临死亡时的样子仿若受伤的动物——“羊人”——用逝去演一出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生命的逝去并非是被强行剥夺,而是一种妥协,是受害者和施害者的约定。 斯金纳沿袭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他改变了一点:即把巴甫洛...
评分“人通常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明白有一些事情会发生,但是他总是自信这件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来看,没有一点有为死亡做准备的苗头。可是,我们最终都会死去。 袁凌的身边有过许多人,他们都死去了,对我...
评分 评分一个故事一段人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没有什么跌宕传奇,甚至有些都不知道名字,但是却了解了他的死亡,那些避无可避逃无处逃的命运,就像一双手,把人推向某个既定的地方。 人生的两头,孩子和老人,生命的初始和生命的完结,似乎孩子离死亡最远,可是却他的脆弱有让他无限接...
评分知道袁凌是因为14年春天在杂志社实习。他此前在杂志的副刊发表了引起震动的一系列报道,我实习的时候他虽然已经离职,但组里的编辑和记者都是他的好友。有一次不知怎么聊起,说起我是安康人,有前辈提到他,我说没听过呀(其实有读过《守夜人高华》但没有记住作者)。后来有次...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