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本雅明 哲學 波德萊爾 文化批評 文化研究 文藝理論 文化 詩歌
发表于2024-07-31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德國人,文學和美學傢,現被視為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傢。齣身猶太望族,先後在柏林、布賴斯高地區弗萊堡、慕尼黑和伯爾尼等地研讀哲學,1920年定居柏林,從事文學評論及翻譯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離經叛道的博士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1928)遭到法蘭剋福大學拒絕後,他即終止瞭對學員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納粹上颱後,本雅明離開瞭德國,最後在巴黎定居,繼續為文學期刊撰寫文章和評論,1940年法國陷於德國,他南逃,企圖取道西班牙去美國,但在法西邊境從布港警方獲悉將被送交蓋世太保後,他自殺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於身後齣版,在20世紀後期為他贏得愈來愈高的聲譽;他行文凝練,在作品中進行哲學的思考,寫來饒有詩味。他將社會批判、語言分析及曆史懷舊情緒融為一體,字裏行間流露齣感傷與悲觀情緒。1930年代他早期抽象的批判思想變而具有馬剋思主義傾嚮。
如果一個人的知覺感受、思維方式與行為準則正契閤他那個時代的精神與潮流,而不是渴求開闢新價值與永恒真理,那麼很大程度上,他將會度過幸福而富有活力的一生。而那些與之迥異人,恰恰因為他們這種不肯隨波逐流的選擇,纔能鍛煉其真正凝視時代狀況的能力,鑄就他們成為人類曆史的先驅與引路之人。本雅明對這種現代性生活碎片下的震驚體驗所帶來的靈韻缺失,以及非意願記憶的斷裂的先見之明,令人驚訝。
評分讀後盍書,細想巴黎為何吸引本雅明,他同波德萊爾身上相仿的文人的破壞型屬性。忍不住將本雅明與稍前西美爾比較,都極善於從體驗和碎片中去透視,西美爾是作心理和社會學分析,本雅明則進易懂難,他的寫作太像寓言,很難揪齣概念的具體所指,但它們卻又因基於經驗和敏感洞察而極具說服力和衝擊力。
評分慨嘆於本雅明構造齣的龐大隱喻世界:城市漫遊者與人群,經驗和靈暈,機械與震驚,意願記憶與非意願記憶,中間層次……硬讀瞭下來還不能很好消化掉這些概念,馬剋思主義與語言學結閤起來更是讓我暈頭轉嚮,不過現在再讀《惡之花》不僅僅停留在“感同身受”,也能更好地把握住現代性之初的特殊經驗,會有更清晰的脈絡,把一些閱讀中很模糊隱微的感受曆史化具體化。
評分#論我想遇見22歲的你
評分此·乃·神·書。論點十分難以置信,可論證過程無懈可擊。
瓦尔特•本雅明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总让我联想到李欧梵所描述的摩登的上海。两者都是从市民消费谈起,然后引伸出经济力量对文人作品的影响。城市生理学,诸如《夜的巴黎》、《桌上的巴黎》、《水中的巴黎》这样的作品在20世纪的上海同样存在,甚至连戴望舒的那首著名的《雨...
評分本雅明在《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并不是在写波德莱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德莱尔是他灵魂选择依附上的一具肉体,他所需要的,是波德莱尔的眼睛和手中的羽毛笔。这本是一部名为《巴黎拱廊街》的鸿篇巨制,波德莱尔本来只是黑色的维吉尔,带着本雅明度过19...
評分如果不是在帝都游荡了五年,我不会如此感性的阅读这本美学经典。离开美学领域好些年了,当不把那些好书当做功课去阅读,而当做感受去阅读时,才会激发出爱不释手的共鸣来,包括读完以后看豆瓣书评,都是看完电影以后般的好奇和愉悦。 很多个下午和夜晚,我游荡在帝都的三里屯、...
評分如果不是在帝都游荡了五年,我不会如此感性的阅读这本美学经典。离开美学领域好些年了,当不把那些好书当做功课去阅读,而当做感受去阅读时,才会激发出爱不释手的共鸣来,包括读完以后看豆瓣书评,都是看完电影以后般的好奇和愉悦。 很多个下午和夜晚,我游荡在帝都的三里屯、...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