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新闻 特稿 纪实 冰点 社会 时代 新闻传媒 徐百柯
发表于2024-06-27
冰点•特稿2012~20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冰点•特稿2012~2013》精选了中青报《冰点周刊》2012~2013年最具影响力的冰点特稿。
在喧嚣嘈杂、光影浮动的时代中,冰点记者以少有的悲悯、诚恳、勇气与专业操守,将焦点对准现实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努力发现被遮蔽的生活与被覆盖的希望:从罹患绝症的北漂到四平米里蜗居的农民工,从以为村野立传为己任的中国老汉到打捞种族屠杀受害者生平的德国艺术家,从不为人知的艾滋病感染者到默默无闻的盲人足球队员……
透过他们,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经历怎样的悲欢离合。透过他们,你会想起一些被忽视、被遗忘,甚至被屏蔽的人与事。透过他们,你会发现一些没有被压倒、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透过他们,你能感受到冰点对社会与时代进行着真诚、理性、持久的叩问与思考。
从小人物的生存、情感与心灵出发,呈现大时代的浮沉与变迁,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信仰与价值,愿冰点能给予每个普通人一份前行的温暖与力量!
徐百柯,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冰点周刊》主编,著有《民国风度》。
居然真的有这么多人写书评。。
评分#先陈述事实 事实都无法冷静陈述的话 那就先再想想# 这是一本好合辑。今晚看到一些调整有感,然后想起前些日子王兴的话 相比谈模糊边界,专注可能会更好。
评分卖惨大合集,毫无波动,可能我14岁时看了会有些波动吧,“哇塞记者真是好了不起啊,记录社会的苦难。”苦难这东西,每个时代都有,而且大同小异,比起泛泛而谈憋着让你哭的悲悯之心,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智慧和力量,成年人不相信眼泪
评分有几个报告很感人,几乎是一边流泪一边读完,有些人,活着不容易。
评分世情如冰,胸中藏火,心火燎原。这是按着《冰点》的期望得出的短评,不过我挺想说一些别的,看说不说得清楚吧。
有时候去图书馆的时候,会翻阅一下《中国青年报》。在周在周三的那期报纸中,常常可以看到《冰点周刊》,目光总会被周刊中的特稿吸引着,特稿放在本期报纸的第12版,篇幅往往占满了整个版面,有时候甚至篇幅过长,延伸到其他版面。现在能够在报纸上占据这么多版面的长...
评分第一次接触《冰点》,是看到家里的一本旧书《冰点02》。比起现在的大32开、半护封、裸脊锁线的充满设计感的装帧,那本“冰点”显得常规且普通。十多年已经过去,图书市场和其他事物一样,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比如这两本相隔十年的《冰点》,装帧设计的底色...
评分我相信:在这个国家,城市和乡村每扇紧闭的门后,都有动人的故事。 我也相信,《冰点》通过黑白文字,给我们讲述一个有一个这样的有温度的故事,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温度。 城与人。 四平米的家。 这样的故事,真实充满杀伤力。在这么小的地方努力活过。我觉得,他们...
评分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所“轰炸”。是的,我们不约而同都选择“轰炸”这个词来描述我们的感受,首先是因为那种惊人的几何级数式的繁多;其次是因为那些信息内容的刺目——血腥、杀戮、暴力、灾难、反人类,种种条目像是一道道伤口,撕毁我们的安全感。 ...
评分第一次接触《冰点》,是看到家里的一本旧书《冰点02》。比起现在的大32开、半护封、裸脊锁线的充满设计感的装帧,那本“冰点”显得常规且普通。十多年已经过去,图书市场和其他事物一样,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比如这两本相隔十年的《冰点》,装帧设计的底色...
冰点•特稿2012~20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