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桑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5月第1版
2014-5
332
69.00元
平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9787509759417
图书标签: 桑兵 学术史 方法论 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 史料学 史学方法
喜欢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的读者还喜欢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5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描述
本书着重探讨晚清民国研究史料与史学的相关性,力求找到行之有效的取径和方法,以解决由于史料繁多带来的近现代史研究难以兼顾专深与博通、以及中西学乾坤颠倒所引发的格义附会等诸多困扰。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有关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及其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专门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理念与做法的探讨。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桑兵
河北威县人,生于广西桂林,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关注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近代中日关系(以民间团体和学者为中心)等领域,尤其以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为重点。
图书目录
绪 论/1
一 两种史法/2
二 学界江湖/7
三 系统与附会/12
四 为己与自律/19
第一章 近代中国研究的现状与趋向/23
一 现状与问题/23
二 胸有成竹与盲人摸象/31
第二章 晚近史料的边际与史学/39
一 史料的类型与规模/40
二 史料繁多对史学的影响/45
三 史料的编辑出版与史学的扩展/50
第三章 治史的贯通与滞碍/58
一 治史不宜归纳,而要贯通/59
二 分科教学与治学的局限/64
三 放眼读书与执简驭繁/68
四 学术交流与评价的误区陷阱/73
第四章 各类史料的解读与运用/79
一 日记内外的历史/79
二 函电解读与历史研究/95
三 历史档案的属性及应用/103
四 报刊的史料价值/113
第五章 近代中国研究/123
一 用通史的眼光研治近代史/123
二 扩张辛亥革命史的史料与史学/127
三 超越发现时代的民国史研究/144
第六章 比较研究/150
一 近代中外思想的互动与比较/150
二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162
三 中西文化关系的隐与显/166
四 近代中国国字号事物的命运/179
第七章 学术的历史/184
一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184
二 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191
三 学术理路/201
四 学术批评/206
五 地域学术因缘/214
第八章 人物研究/219
一 人物研究的取法/219
二 材料与本事/230
第九章 教育史研究的观念与取材/238
一 古今中外的“教”“育”/238
二 大学与近代中国/244
三 教育期刊与教育统计/248
第十章 女性研究/257
一 因缘与基础/257
二 女性研究与近代中国/260
三 近代中国女性研究的观念与实事/270
第十一章 “民族”与“边疆”问题/285
一 中国民族、边疆问题的观念与实事/285
二 汉族与少数民族/288
三 边疆与民族/290
四 中华民族是一个/292
五 外来理论概念的再调适/294
第十二章 本意与演化/298
一 理解本意寻绎演化/298
二 问题与主义/302
三 解释一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308
四 法制史研究的比较与比附/314
征引文献/320
人名索引/328
· · · · · · (
收起)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用户评价
评分
☆☆☆☆☆桑兵先生著作,过去很喜欢看,但是与罗志田的问题大体相仿,以民国新史学的陈寅恪、钱穆、傅斯年为中心,然后以此作为评判学术的标准。因此,这部书看似是谈学术方法,其实仍旧是学术史和学术批评,最后对于如何着手研究还是隔靴搔痒。在史学具体操作上,还是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更切实一些。另外,桑兵在序言中尝试用文言,却落入文白夹杂,到了最后数篇文章已经完全白话。这说明,桑先生依然做的是不古不今之学,并非范式的学术。
评分
☆☆☆☆☆什么傅斯年陈寅恪,都比不上我桑某人,中学西学都是老子更强一些。
评分
☆☆☆☆☆什么傅斯年陈寅恪,都比不上我桑某人,中学西学都是老子更强一些。
评分
☆☆☆☆☆后辈学人且不可学桑公如此装腔作势。
评分
☆☆☆☆☆对俺这种杂鱼来说,翻翻当然是很有收获的,以后可能还会再看多遍。另,罗茅桑三个大师里面,桑大师的书可读性最差,文笔特别奇怪(一定是俺没吃透),这本还新添了车轱辘话技能,俺寻思应该砍掉三分之二,出成治史三书那种小册子,方便流传
读后感
评分
☆☆☆☆☆纠结着终于把这本书翻完了,大体有如下的感受: 第一,不具备可读性。不敢妄言,文笔很烂,但是作者文白参半的写法,的确让这本书读起来比较费劲。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很有一种吊书袋的炫耀感。我一向认为文章是写给别人读的,可读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哪怕是学术论文也应当保证文...
评分
☆☆☆☆☆最近两周算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时期,由于主客观之因素,读完此书耗时近两周,简练揣摩之后,说几点个人看法: 此书主要观点如下: 1、反对在阅读史料方面过于清晰分界,不能因分门别类的专题研究而割裂了历史的整体,强调分科教学与治学的局限。 2、主张历史研究的长编考异之法,...
评分
☆☆☆☆☆ 评分
☆☆☆☆☆ 评分
☆☆☆☆☆我们这个时代,且不说每年出版书籍如何如何,只说研讨读书治学法的指导书,业已汗牛充栋了。自朱子那时起,因了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典册中遵循正道趋附高明,就已经很成问题了,何况是网络化的今天,何况是要“竭泽而渔”地占有史料的历史研究者!所以这样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