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自殺 心理學 三聯 生命 現代性 人類學 本土化
发表于2024-06-24
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2002 年,中國的高自殺率嚮全世界披露,從此自殺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本書意在透視自殺問題,以反思中國文化中的生命觀以及當代中國的文化處境。作者通過梳理西方自殺思想的傳統,理解當代自殺學背後的文化假設;要理解中國的自殺問題,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殺學理,而要尋找中國文化中的相應觀念。要解決自殺問題,也不能僅僅鉚在自殺這一個現象上,而要通過它來反觀更重要的思想文化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現代中國的處境和問題,並慢慢找到應對現代性的中國方式。
吳飛,1973年生於河北肅寜,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哲學碩士,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後,現在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著有《麥芒上的聖言》、《自殺與美好生活》。
乏善可陳,以數據開頭,以文化理論傍身,讀到最後已經和自殺關係不大瞭。
評分如果說《浮生取義》是吳飛先生通過詳實的田野調查資料,來研究中國自殺問題的論著的話,那麼這本《自殺作為中國問題》就是匯聚吳先生關於中國自殺問題思想精華的小冊子。自殺雖然是作者一以貫之的研究領域,但很明顯,這隻是吳先生社會學研究的一個落腳點,他試圖通過自殺研究所錶達的,是對於中國基層社會轉型和道德重建的諸多思考。如果時間有限,而又對這方麵話題感興趣的話,讀這本小書就足夠瞭。
評分文章對半分,梳理西方自殺學脈絡挺清晰的從塗爾乾和弗洛伊德,依據西方傳統追溯迴奧古斯丁,提升到善惡境界最後用阿甘本完成論述不過我倒是覺得阿甘本有些多餘。中國方麵吳飛區彆詞匯與傳統文化影響,沿著自殺的善惡關係得齣在過日子的方麵與做人方麵與復興傳統鄉土社會的關係,其主還是建立教化影響。
評分後記裏說,作者在哈佛讀書時,隻帶瞭兩件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東西:一盤古琴磁帶,一本海子的詩。分明是命中注定要研究自殺啊。
評分乏善可陳,以數據開頭,以文化理論傍身,讀到最後已經和自殺關係不大瞭。
不算书评,只是贯穿着看这本书的始终我所想到的。 我有没有遇见过自杀者? 之前,我从未问过自己。 答案是有的。 班级里那个曾经叫嚣着要自杀所幸从未付诸实践的人不算;去年中毒身亡的师妹,其实那个“排除他杀”的结论毕竟不等同于自杀,也不知她死...
評分二〇〇二年的时候,看到资料显示日本是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地区,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自杀人口中大部分是24-28岁的男性; 后来,突然看到资料说中国每年自杀人数多达30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深感震惊,于是找了本书读读; 此书前部分从哲学角度入手,有些不好懂,但后面较为通...
評分本来不想起个这么矫情的名字,算了,只有这个比较贴切了。自杀只是个表象,深层次的原因,也无法用一本书给说清楚。不过这本书的作用,已经达到了,就是重视这个问题,至于要怎么解决,只有在荒漠中慢慢寻找绿洲了,或者本身寻找这一行动就已经够用一辈子了,至于找到没找到,...
評分对于中国式自杀的现象分析、概括很到位和简洁。 但是角度还是偏“政治”了一些,政治性在这个问题里应该更少甚至可以去掉的。 “如何解决”的方面比较少,但这个不能强求。 内容稍少,其实正文只有前面一半,64页。(不过相对于一些浮肿文来说,简洁是可敬的)
評分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