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V.S.奈保尔 伊斯兰 奈保尔 随笔 宗教 游记 英国文学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20
信徒的国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
★ 在这个信徒的国度里,先知可以解决一切,可如今,先知已经不在了。
★ 这个复杂的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信仰,还需要些别的。
------------------------------------------------------------------------
《信徒的国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也是V. S.奈保尔最重要的文化随笔之一, 与 “印度三部曲”并称奈保尔文化随笔的“双子星”。
1979年,奈保尔一路走过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前后长达七个月的旅行中,他既拜访了政府高官、宗教领袖,也见过小商贩、苦修者、乞丐,试图揭开盖在世俗社会和信仰国度之上的面纱,一解心中的困惑:在信徒的国度里,先知可以摆平一切,可是如今,先知已经不在了。
-----------------------------------------------------------------------
★ V.S.奈保尔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 以天赋异禀、才华横溢而论,奈保尔当居在世作家之首。——《纽约时报》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斯通与骑士伙伴》、《自由国度》、《游击队员》、《大河湾》、“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不得不说,作者的提问实在冷峻,毫不留情。作家的游记与人类学家的田野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并不在意预设立场,并且热衷去看自己想看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伊斯兰教风云,想想当下,实在有源头可循。难得读到流畅优美的译文。第一本奈保尔。
评分作者笔下“信徒的国度”其实也是“精神分裂”充满紧张的社会。固然我们可以说作者“东方主义”的色彩有些浓郁,然而对伊斯兰教在政治、社会领域的渗透与控制的思考依然很有价值。虽然去了很多国家,但其实还是主要对革命后的伊朗关心较多。
评分不得不说,作者的提问实在冷峻,毫不留情。作家的游记与人类学家的田野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并不在意预设立场,并且热衷去看自己想看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伊斯兰教风云,想想当下,实在有源头可循。难得读到流畅优美的译文。第一本奈保尔。
评分我一点也不觉得奈保尔对伊斯兰有偏见,他的很多和当地人的对话我也遇到过,和那些逻辑辩论过后,确实很认同奈保尔的观点。。
评分马来西亚反华的那一段很吓人
奈保尔的写实作品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访谈,与景无关而唯独与人有关。无论在那里,奈保尔总是设法接触到一切阶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所不包而无所不谈(印度三部曲里面甚至拜访了黑社会!)。论文字的犀利程度和视野的宽广程度以及素材的捏合程度都非一般作...
评分奈保尔的写实作品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访谈,与景无关而唯独与人有关。无论在那里,奈保尔总是设法接触到一切阶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所不包而无所不谈(印度三部曲里面甚至拜访了黑社会!)。论文字的犀利程度和视野的宽广程度以及素材的捏合程度都非一般作...
评分1.所访问的四个国家都不是阿拉伯国家。伊朗有更早的波斯文明,巴基斯坦原先住着印度教先民,马来人有自己杂糅的原始文明,印尼人也有原始的印度教传统。然而在1970年代,这些国家的穆斯林都在思考让国家回到“正信”,回到伊斯兰传统。虽披着传统的外衣,但实际上是对现状的不...
评分“普世文明”和它的边陲——奈保尔《信徒的国度》 作为游记作家的奈保尔,对于他要游历的地方,似乎总是缺乏信心。他是印度裔,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长大,又在英国念书,这样的经历让他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成了过客。奈保尔在三十岁时第一次回到印度,对那里的一切都大失所望,由...
评分奈保尔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半年(1979年8月)开始了他的伊斯兰文化之旅,费时半年,先去伊朗,然后去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尼。这些地方都花了不短的时间,他基本上不关注地理风景,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探访(在巴基斯坦和印尼尤其如此),接触了大量的身份、信仰各异(当然主要是...
信徒的国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