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民國 曆史 中國 民國名人 散文隨筆 政治 大師 黃鍾大呂,振聾發聵!!
发表于2025-03-20
1933,聆聽民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近幾年有關“中國夢”的討論很熱烈,其實早在80年前,作為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一份刊物、創刊近三十年、久負盛名的商務印書館主辦的《東方雜誌》,就曾圍繞此話題發錶過一組文章。
1932年11月1日,雜誌主編鬍愈之嚮全國各界知名人士發函400餘份,提齣兩個問題:
一是“先生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請描寫一個輪廓或敘述未來中國的一方麵)?”
二是“先生個人生活中有什麼夢想(這夢想當然不一定是能實現的)?”
由此引發瞭一場前所未有、規模空前的“新年的夢想”。徵“夢”活動激起熱烈迴響,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其中部分是《東方雜誌》的讀者。
1933年元旦齣版的《東方雜誌》(總第三十捲第一號)以83頁的篇幅一下子刊齣142人的244個“夢想”(不算以漫畫形式做“夢”的豐子愷)。半個月後,第2號又以“夢想補遺”收入瞭梁漱溟、硃自清二人的復函。
這些作者大部分是知識分子,包括柳亞子、徐悲鴻、鄭振鐸、巴金、鬱達夫、老捨、葉聖陶、鬍鞦原、陳翰笙、張申府、嚴靈峰、鄒韜奮、周榖城、陶孟和、俞平伯、何思敬、樓適夷、宋雲彬、章乃器、茅盾、周予同、顧頡剛、施蟄存、周作人、楊杏佛、孫伏園、洪深、傅東華、馬相伯、林語堂等,幾乎網羅瞭當時的文化界名流。
因此,這期專欄“雖然不能代錶四萬萬五韆萬人的"夢",但是至少可以代錶大部分知識分子的夢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瞭那個時代中國精英界的思想趨嚮,值得仔細品味。在上述名傢形形色色的夢想中,流露齣來的最迫切願望就是實現民族復興。這是與其身處的曆史背景密切相關的。麵對當時戰亂頻仍、兵燹不斷的時局,有識之士怎會不深深擔憂?本書圖文並茂,首次嚮廣大讀者展現老一輩中國人的熱切夢想。
林語堂、梁漱溟、鬍適、柳亞子、徐悲鴻、鄭振鐸、巴金、鬱達夫、老捨、葉聖陶、鬍鞦原、陳翰笙、張申府、嚴靈峰、鄒韜奮、周榖城、陶孟和、俞平伯、何思敬、樓適夷、宋雲彬、章乃器、茅盾、周予同、顧頡剛、施蟄存、周作人、楊杏佛、孫伏園、洪深、傅東華、馬相伯等。
這麼感動!80年啊!又激起瞭我滿滿的革命情懷啊~真是羨慕民國,那個時候文人個個胸懷天下~想想就澎湃
評分這纔叫“20世紀的中國夢”,當然,主要是知識分子的中國夢,跟官方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讀下來會發現有些yy近乎扯淡,比編小說還惡心,倒是那些跟我一樣對所謂“夢”的憧憬毫無興趣的評論還比較閤我的意。看到結尾,魯迅先生登颱,果然氣勢壓倒全場——鬧瞭半天,原來整本書的內容是為他的雜文《聽說夢》作注解啊。不管怎麼說,這本書對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幫助還是很大的,隻有迴到當時的語境,重審時人的心態,纔能更準確地把握住那個時代的特點
評分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曆史總是驚人的重復
評分這是本現在讀來現實意味仍然十足的書,除瞭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傢之外,也可看到小人物的夢。時隔既久,仍然鮮活。
評分不想看下去係列
文/友竹 《1933,聆听民国》收集了142位生活于民国时期的中国人的梦想。根据记者先生的统计,142位应征者中以中等阶级的自由职业者为最多,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贵族”。对于此种结果,记者表示相当失望。但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能够相对自由发声的总是数量有限的一批人,...
評分民国,是我内心中的一大向往。在哪里,有民风的淳朴,有文人轶事,有伟大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也有一些历史留名的故事和人物,让人神往。 我非常喜欢陈寅恪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读书人没有自己的精神和自由的灵魂,只能被束缚和捆绑,绝无可能有自己的一丁点进步...
評分1932年1 1月1日,著名的上海《东方杂志》策划了一次征求“新年的梦想”活动,向全国各界人土发出征稿函约400份,主编胡愈之在信中说:“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
評分 評分文/商容荣 还是先说说我的梦想吧:我的梦想是做一只吃了睡睡了吃的猪,不必为生活奔波,醒来以后可以自由的读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字,做一份爱心午餐给我亲爱的女儿。而我的女儿也不用受什么“潜规则”限制,因为没钱送礼而被音乐学院拒之门外,可以凭着自己的真...
1933,聆聽民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